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光也被養刁了,一般人還看不上。
要說金麥,每個人都讀書,從老到小,個個識字,偏偏缺乏讀書人。要不然,高洋覺得,嫁過有文化的讀書人也好。金麥城底縕還是淺了點。雖然有錢汝君挑選出來一百個寫字比較漂亮的人,而且這個隊伍還在擴張之中,但是這些人並不算讀書人。只能說是抄書匠。或許是書法大師罷了!
“不想嫁?那很好啊!想嫁的時候嫁,又沒有人逼她們。我恨不得大家專心留在我這裡工作。以後有小孩來搶她們的專注力。我不開心的很……不行,以後我要開設托兒裝置,讓她們專心工作。要不然,整天心思就不在這裡了。”錢汝君說道。
她突然發現,婚姻問題解決之後,還要替員工解決小孩問題。
第三一二章 軌道
相親的方案很快的得到錢汝君和高洋的認同,再來就是通知錢汝君的三十二個手下。
要通知到這三十二個手下可不簡單。這三十二個人負責的就是錢汝君的產業帝國的核心人物。也就是說錢汝君的事業有多大,這些人的分佈範圍就有多廣。
如今跟錢汝君有事業往來的就分佈在六州,青、幽、冀、兗、徐、豫州。在有高鐵的時代,這種距離可能沒什麼,但是在大漢,這就是超長距離。
要不是錢汝君的軌道已經鋪設出去,而且採用馬車來運勢,並且兼做客貨運輸的生意,把支出和收入打平,著軌道,早就經營不下去了。
關於軌道的事情,錢汝君特別請示過皇帝劉恆,取得路權,並且跟沿途經過的州郡縣都採用了按比例分紅的制度。早就經營不下去了。
不說別的,錢汝君遇到後世蓋鐵路遇到的問題。有無知的農民,或者土地被切割的農民,說規道的透過,會破壞地理風水。是的,大漢已經有風水,且更為看重。
幸好錢汝君沒弄個大火車頭來開,要不然,他們更會把規道視為巨獸,現在只把規道當毛毛蟲,靠官府的安撫和強制力量,總算透過。
而且錢汝君採用的是邊鋪設,立即通車的方式,很快的,他們就認識到規道的好處。
很多鐵匠認為這是上天給予的任務,拉幫結夥的到金麥城來。
可惜,這些新鐵匠,大部分沒有達到標準,需要在金麥城回爐重造一個月。學一些新東西。
而學到新東西的鐵匠,開始對踩在技術尖端的金麥城有了膜拜和認同感。漸漸的,金麥城鐵匠之都的風聲,也逐漸傳開了。
倒是木匠對金麥城的木匠很有意見,不過也沒幾個會千里迢迢得跑來金麥城罵街,跟網路時代不一樣。這時候,一個訊息能傳出一個城市,就算是了不起的訊息了。
對於聽不到的意見,錢汝君全當做沒聽到。她知道,想要做超越時代的事,難免會受到很多的批評,這些批評,有的好,更多的是說風涼話的狗屎蛋,錢汝君只好摀著耳朵,全當聽不見。等做完了,再來評估後果。
畢竟,她要做得事,做不好,損失的是她自己的口袋,也說不上什麼口計民生。
手下的人,大部分都可以見情況不好,半路溜走。這些人的依附還是遷走,就是錢汝君的判斷標準。
或許來自於後代,語語紛擾的時代,讓錢汝君比較相信數字證據吧!要不然,都不知道誰的話該信,誰得話不該信了。
不過軌道路線,往長安去的目標,還差了不少。眼看,跟皇帝約定的年限也就到了。
錢汝君目錢是把軌道,成立了一家商鋪負責,想要使用規道的,像客運、貨運等等,都要付一些交通使用費。包括她自己,都要付錢。然後用這筆錢來維護、生產、支付薪資。裡面工作的人,只有最上頭的五個人,是錢汝君的部屬,其他都是外面招的。
然後用盈餘的錢來繼續開展鐵路。
馬拉車的軌道,雖然在地形上面,比較沒有限制。但運量,少了不少。但比原始的運輸方式,要方便許多。在鐵軌傾斜高度上,也沒有仰角十三度的限度,能夠達到十五度。
規道分成一段段的運務段,每走完一段,就會有運務人員幫忙換馬。馬匹是運輸的主力。
至於比較缺乏馬力,又平坦的路段,則用上了腳踏貨車。不過,大概都走些分支路段。因為馬拉的車子,和人騎的車子,比起來,還是馬匹速度較快。而兩個車子,目前還沒有實踐換掛的方式。目前,還在研究中。
因為,在大漢,馬匹數量這幾年雖然變多了,但還是屬於比較稀少的。不得不用人力取代。
而以人力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