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樹苗上面結的話,他們覺得莫名其妙,但是非常還看以外,他們發現地上撒了焦黑色的泥土。
“你覺得這是什麼?”驪城的城守問道。
他的職位,兼具武職和文職。
後世總覺得文人就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人,但是在大漢以前,文人的標配是一把劍。
這把劍可不是單純的裝飾品,而是真的可以用的。
讀書人的修養其實是不簡單的,可不是後世你把書讀好,就能出人頭地了。
這是後講究禮樂射御書術,也就是騎射的功夫,讀書人也要嫻熟。
因為這個時期的有錢人戰爭,就避不開射和御。
雖然沒有西方的其實階級,但是這個時代的標準讀書人的修養,卻包含了騎士所有應有的涵養。
為什人民總認為儒家讀書人,還有貧寒學子,其實不算標準的讀書人,就是因為他們往往沒有辦法把“射”和“御”兩樣功夫做好。
這個時代想要養馬不只是要買馬,還必須給馬準備足夠的草料,還有足夠的訓練,而騎射這種東西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夠做好的。
讀經典書籍,反而是最便宜的方法。
因為這個時期沒有版權概念,甚至作者本身,寫文也不是為了賺錢。
他反而很高興你去抄錄他的文章,只要不把作者名抹去,就可以了。
這跟西方發展出的版權概念,完全不一樣。
所以中國非常希望把他的學問傳播出去,甚至想用他的文化,把四周都吃下來。
入華夏,習華夏之美,這華夏之。
這是大華夏概念。
可惜,太多的文化傳播出去的時候,忘記交代對方,你要記得是跟誰學的。
導致於現在華夏人,看到什麼都說:“啊!這個我們也有,歷史還比你們悠久,你們是學我們的。”
“這是我們自己發展出來的文化。”
同時,很多國家,歷史上根本沒有記載,某年某月某日,我們跟華夏學了叉叉叉,再加以改進。
因為,受華夏文化影響,大華夏文化圈同時也是大抄襲圈,根本沒有版權概念。
等版權概念傳了進來,很多國家乾脆去申請了智慧產權。
等華夏想申請,卻申請不到,在大罵鄰國無恥,也沒有用了。
於是華夏人記取教訓,乾脆先把沒有申請智慧產權的小吃,都申請了。讓別人受到同樣的苦處。
甚至他們把很多外國牌子的中文譯名都申請了。
使那家公司,乾脆放棄中國開設分行的打算。
第五三七章 陌生植物
“這些樹苗我好像都沒有看過,他們種的這些東西是什麼?”
城守是在場的人裡面最有資格說話的人。
因為要掌管這個區域建設,他又時常要替士兵調派糧餉,他算是在場眾人裡面,最常出外走動的。
跟身居內地,衙門都走不出去的人不一樣。衙門的事情,他大部分都託給副手,而他大半的時間,都在外頭晃盪。
甚至他用在外行走的這段時間,寫下一些見聞錄。
他本身有工於畫,這個時代,還沒有開始流行水墨畫,很多畫作是用不同的素材做出來的。
其中,很多畫作的存在,只有短短的一瞬間。
例如,在沙地上,他們可以拿個樹枝在作畫。
時常在外面,自然就沒有什麼條件。
看到一樣東西,他想要記錄下來,時常是用樹枝在沙地上描畫出形態,然後再樹皮上用瓦片或刀片作畫。
等回去以後,他才會用筆在布帛上騰下來。
早期,他做的畫不多,但自從幾年前開始,附近的金麥城開始流行紙這種東西。透過軌道交通,他能夠派人到薊城買到這些紙。
紙很輕薄,派人去買,一次可以買很多。
而且據說金麥城那邊有規定,根據距離,每一個地方有不同的最高售價規定,所以紙在薊城,也不過比金麥城貴了四倍。
而紙這種東西,在金麥城是個便宜的東西。
據說金麥城人,連如廁的時候,擦屁股都用紙,極端的奢侈浪費。
不過,紙的價格在金麥城真的不貴。
現在,十張紙在金麥城只要賣一文錢。
在薊城貴了四倍的結果,十張紙也只要四文錢。
一張紙,大概一個成人的手臂長,半個手臂寬。如果要大張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