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辱,甚至比脫光了在午門打板子還要讓人覺得恥辱。
第一個讀檢討的禮部官員是個往日裡威嚴厚重的老儒,平常動輒講規矩,說道理的,老頭子固執的要死,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的忠君愛國之心,所以動不動地就要來個死諫,來個跪諫。
以往皇帝也拿人家沒辦法,畢竟這樣的老儒都算是人精子,輕易不會露出自己的把柄給皇帝,所以憋屈的也只能是皇帝自己。
可好歹地讓皇帝給抓住了一次把柄,往日裡也許不過是訓上幾句就算了,可偏生,皇帝覺得自己心氣兒不順,受了那麼多的委屈,總要出口氣兒的,所以令老大人寫了檢討書,可這還不算完,竟然當著朝臣的面兒,在大朝會上親口唸出來。
這和御史彈劾,和同僚攻訐都不同,在他看來,這是自己硬生生地往自己胸口捅刀。
所以這位老大人在唸完這份兒四不像的檢討之後,一口老血噴出來,然後昏死了過去。
抬回去的老大人並未跟以前那般再接再厲,反倒是上了摺子,他要告老。
按著以前的習慣,皇帝總應該做足了“禮賢下士”的把戲,再三地挽留老大人,告訴他,你對朕,對著這個國家很重要,不僅是朕離不開你,便是這朝廷也離不開你,離了你,百姓就要餓死之類。
可也不知道皇帝是怎麼想的,老大人的高老摺子很快地就批了。
這下子,簡直是雪上加霜,老大人嘔的半死,直接地一命嗚呼了。
朝野一片譁然的同時,大家都將責任推到了皇帝新弄出來的這個大殺器上面了。總好過說是皇帝小心眼,再不然是老大人小心眼吧?
因為這位老大人自己本身德高望重也就算了,大家總得敬老尊賢吧?
老大人以前也並不是沒有風骨之人,往日裡儘管固執又討嫌,可畢竟他一心為公,並無私心,是不是?
再者說了,這位老大人還有個了不起的親戚。
忠順王。
可是現在呢?
就是因著皇帝看不上忠順王爺,就想著和自家弟弟鬥氣,所以就將老大人給羞辱死了,大家雖然嘴上不說,可心中對於老大人還是同情居多的。
又有這幾年,忠順王爺也不大在外面走動,朝堂上也是愛來不來,不大會給皇帝添堵了,可當今如此地小心眼,真是令人側目。
大家的這些腹誹皇帝自然是知道的,可他也不覺得自己是在小心眼,是在報復誰,反正老頭兒自己心胸狹窄,與自己何干?
更何況,這老小子又是什麼好東西了?
一副道貌岸然之態,私下又給自己的那個好弟弟忠順拉攏了多少的清流,為他造勢,否則的話,忠順哪裡能那般地囂張,讓自己這個做皇帝的都得讓著他。
更何況上面還有個上皇壓著,皇帝想想自己以前的日子,再對比一下現在的太子,簡直就是太心酸了。
頓時地覺得自己就是個萬年好爹的皇帝直接地將內心的那一丟丟的愧疚給丟到了後腦勺,雖然也派了翰林學士去致祭,可到底也不是什麼太光榮的事情。
忠順王妃趕回了孃家去治喪,對於皇帝的決定,忠順王妃只覺得滿心的憤恨,逼死了自家親爹,她倒是要看看高高在上的那位會得到什麼好兒來?
吏筆如刀,總要讓皇帝也品嚐一下這種滋味兒。
皇帝並不知道忠順王妃的心思,若是知道的話,他肯定會告訴自家弟妹,朕只要活著盡興,只要百姓富足,國家強大,哪管死後洪水滔天?
不管如何,百姓對於這位帝王的評價確實不錯,在某種意義上也達成了自己的目的。
這位老大人沒了,駱辰逾夫婦倆自然也是要上門去道惱的,接著這個機會,青離郡主和王妃總算是見了一面。
畢竟是庶女,王妃平時也並不一定會覺得這位郡主有多好,可人在脆弱時,有這樣貼心的安慰,她只覺得這閨女簡直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閨女了。
所以母女二人的感情突飛猛進,因著青離郡主傷了身子,所以到現在都沒有再懷上身子,王妃甚至是為這個庶女準備了不少的各色偏方藥材的,為的就是好生地調理她的身子,女人啊,總還是要個兒子傍身的。
母子二人感情深厚,駱氏二房和忠順王府的關係也就更加地親密了。
畢竟是岳家,所以也撕擼不開,駱辰逾就只能任由妻子和岳家往來了。
可皇帝不這麼想,反倒是覺得駱辰逾不識趣兒,簡直可惡。
駱辰逾位置太低,皇帝太過關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