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打發走了賈政,賈赦覺得自己有必要和賈蘭說道說道了,最怕的是不僅沒有感恩,反倒是給自家兒子添亂子,使絆子。
要說起來,因為李紈青年守寡,又是節婦之故,所以老太太對於他們母子多有包容,蘭小子若不是依仗著賈家,還哪裡有今日這樣的風光?
雖然也不能否認他自己的刻苦和李紈的付出,可到底他們只覺得自己委屈了,可也不想想,自己這個當家人受了多少年的委屈?
自己的兒子,國公府的繼承人,跟個跑腿兒的又有甚麼差別?
蘭小子母子二人只要自己吃飽了,還哪裡有什麼仇怨?
府中除了寶玉之外,誰還沒受過丁點兒的委屈呢?
蘭小子自己也忒是偏激了些,成天地盯著自己的那點子小委屈,忒是小家子氣。
男兒家,長與婦人之手,就容易成為這副小家子氣,成天地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又能有啥出息?
可賈蘭聞言,只覺得滿腔的憤恨,若不是母親戰戰兢兢,處心積慮地謀劃,誰會將自己這個二房的長子嫡孫給放在眼裡?
即便是賈家敗落了,可還是沒有自己母子的出頭時日,若不是母親帶著自己離開了神都,回了金陵,他怎麼可能會有出頭之日?
哪怕江南的歲月比起京城來,更加地齷蹉,可他還是覺得,那些艱苦的歲月算是錘鍊了自己的意志,讓自己更加堅定了一定要出頭的心思。
到了現在,賈蘭覺得自己有了今日,也許需要感謝的人有很多,可那些人都是外姓人,都是親戚,可真的不幹賈家人什麼事兒。
這是賈蘭的真實心思,半點兒都沒有摻假的那種。
現在聽著大爺爺說起這些,他雖然面上不顯,可心裡頭誰知道怎麼想的。
賈赦說了半天,口乾舌燥,可到底賈蘭是否聽進去了,誰又知道呢?
反正賈蘭只要盡到了自己的心,他也就懶得管了,畢竟不過是侄孫罷了,自己的親孫子,孫女兒他都顧念不過來呢。
多說無益,隨他去吧。
賈蘭自己應下了,轉身離去了。
這之後,賈蘭很快地就帶著母親搬了出去,算是徹底地獨立出去了。
賈赦又去找到了賈環,問他要不要搬回來,不管怎麼說,老二還是他的老子不是?
賈環對於老爺倒是沒有多少的感情,可到底也有孝道規矩地壓著,以前有寶玉,有賈蘭在前面,他不過是個庶子罷了,又何必上趕著讓人糟踐呢?
可現在,大老爺既然問到了人家頭上,那麼就沒給他多少拒絕的餘地。
賈環回了自家,又徵詢瞭如今在家裡閒著無聊的趙姨娘。
如今的這種生活是挺好的,可趙姨娘還是懷念自己曾經在高門大戶裡的生活,所以執拗著想要回了賈家,再者說了,老太太的私房大部分都就給了寶玉,如今可不就該是她的環兒的?
趙姨娘的私心賈環並不知道,依著自己現在的能耐,雖然比不上曾經的錦衣玉食,可到底也能讓姨娘吃喝不愁,也不用伺候人,也不用受人奚落。
母子二人這樣多好?
賈環甚至已經想好了,娶個小門小戶的閨女,讓姨娘能好生地享上幾年的清福,可趙姨娘做出的這個決定外加上孝道壓著,他也只能回到了老爺身邊去。
至於將來是個什麼情況,也只好將來再說了。
好在一旦回到了賈家,只怕是萬事不由人了。只怕是媳婦兒人選也都不會是跟自己想的那般,小門小戶地出來的,雖然彪悍些,可也是心地善良之輩,持家孝順,也不會嫌棄姨娘出身。
可惜的是,現在這一切都成為了泡影。
賈環是帶著惆悵的心思搬回了老爺身邊的,賈政對於這個失而復得的兒子倒也不算是不重視,可是他的重視和賈環的設想完全不同。
賈政畢竟是受了幾十年儒家教育之人,又自詡是讀書人的賈政自然是希望自家兒子能科舉上進,被成日裡地鬼混。
儘管賈環如今以已經成為了二掌櫃的,自己每月拿回來的五兩銀子也自己母子二人生活的了。
可五兩銀子是個什麼?
還不如賈政喝一頓酒花費的多,所以賈政完全地不將他的這點子的錢財和收穫放在心上,直斥兒子就是不上進的畜生!
賈環除了氣苦之外,又能如何?
對方可是自家老爺,有孝道壓著,他還能如何?
至於自己是否要走上寶玉和蘭兒的老路,賈環並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