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淨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找到了糧食,還是小麥,有二十多斤。
接著,不知道幾年沒動過的柴堆底下那堆腐土裡,也發現了耗子洞,好傢伙,裡面足足起出三四十斤玉米和小麥。
周家人沸騰了,比過年還高興。即使在災年以前的正常年月裡,周家十八口人,每年分到的麥子也就二百斤左右。這幾個耗子洞,就挖出周家人一年一半的麥子,在這大災年裡簡直是救了一家人的命啊!這是祖墳冒青煙了!這是黃大仙兒保佑啊!周老太太已經計劃做兩個饅頭拜祖宗、敬黃大仙兒了。
圍繞著這些小麥,一家人開始討論,這事兒說不說出去。
“這麼好的事兒咋能不出去說說?這是咱祖上積德,給咱兒孫掙下的,說了臉上也有光,誰不得高看咱一眼。”王鳳英是主張好好宣傳一下這件事的,這回她出去串門子可是有嗑嘮了。
“那揭不開鍋地來借咋整?”周紅英一貫護食得很。
“這年月,誰家能往外接糧食啊?”周娟道,“有也不借!誰知道這天啥時候能不旱。都得留著自己家救命呢。”
“就這麼點玩意兒,自己家還不夠吃呢。”王鳳英也附和著。
“鐵匠爐來也不借?”周春來諷刺地問道。王鳳英動了動屁股,沒接他的話茬。
鐵匠爐屯是王鳳英的孃家,生產隊比三家屯還窮,一年缺大半年糧,沒遭災的時候,總來周家打秋風,雖然有周老太太把著,來一次也就是帶走個大南瓜一籃子土豆啥地,但還是被周家眾人所詬病。
“鐵匠爐還好說,隊裡來借,就難辦了。”周春發道。
“隊裡咋地?咱又不是隊長,誰家餓死人了也找不著咱。”周老太太一聽要借給隊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