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些跳樑小醜的蠻夷結成盟軍,背叛朕背叛朝廷的初衷?”
穆雲沉默了一下:“微臣不敢。皇上此話微臣不敢受,王爺更加不敢受。王爺派微臣進京,一是為了完成微臣終身大事,二來就是回稟皇上,無論何時何地。王爺從未有過任何怨懟之情。王爺與皇上,是天底下最親的手足兄弟。哪怕王爺不是親王,也是唐家子孫。這背信棄義,忘卻祖宗的事情,一向為王爺所不齒,怎會跟蠻夷通同一氣?”
“穆雲,朕從不知道你居然口齒伶俐此。”皇帝冷冷一笑,黝黑的眸子裡閃了一下:“休說是朕,普天之下就是黃口小兒都知道宜王謀反,如今你來跟朕說宜王實無此心,你說,朕會信你嗎?”
“皇上可以不信微臣,卻不可以不信王爺。”穆雲毫不猶豫頂了回去:“王爺當初不懼邊塞苦寒之地,遠離京城,遠離王爺牽掛的一切,無一不是為了讓皇上讓天下人知道,王爺對江山無所留戀。請皇上明鑑:當年沈家小姐下嫁曾將軍時,王爺便心灰意冷。”
“他倒是不愛江山愛美人,只是先帝偏偏容不得。”皇帝心底好像被什麼狠狠揪了一下,這種感覺很久都沒有出現過,他是難道別人就不是?他跟她,還有往事可追,而他呢?她從未正眼看過一眼,不論是過去還是如今。貴為天子又如何?她永遠都是一副冷然而暱視的樣子,曾獻羽應該是體味得最清楚的人。但是他,畢竟是唯一得到她的人。
“回皇上,王爺如今除了戍邊,不許外敵入侵以外。江山美人早就棄若敝履了。”穆雲見過宜王心如死灰的樣子,宜王妃算什麼,王爺從未給過她一張好臉色。這就是宜王謀反的癥結和根源:“微臣進京,還有一封王爺的親筆信轉呈皇上。王爺的奏本是秘折呈奏皇上,只是王爺依舊不放心,擔心途中出了紕漏。所以命微臣一路小心,務必要將此信面呈皇上。”
皇帝身邊的太監首領剛要接過來,卻被穆雲的目光震懾住,恂恂間不敢接信。皇帝手一揮:“下去,這兒不用伺候。”
幾個黃門太監跟著退出去,皇帝看著依舊跪在地上的穆雲:“起來回話。”
“是。”穆雲起身,從衣襟內取出一封帶著體溫的信箋躬身獻給皇帝。皇帝看清上面的蠟封,一枚完整的印鈐留在上面。任何人都不可能得到宜王的隨身印璽,這不是他的親王之印,而是從他出生起就屬於他一個人小印。他有,皇帝也有一枚。看到這枚印鈐,皇帝忍不住感慨萬千。
用書案上的象牙裁紙刀裁開封口,是他的字。這麼多年,是自己一直都模仿他的字跡。後來知道只能是形似,不可能神似以後才改了字型。
☆、第三卷 邊塞 第十六章 閒談
穆雲神思飛出去好遠,昨晚按照瀾惠的說法,難得小姐肯多吃了半碗飯。大概是下午吩咐的事情太多,或者是需要她勞心的事情太多,晚飯時候胃口都好了很多。想不到沈菱鳳要做母親的人了,還是跟從前一樣,清瘦得就像一陣風。
也難怪王爺在邊塞,對她掛心實在太多。偏偏她的心思縝密靈動,外人看來毫不相干的兩件事,只有有任何一點絲絲縷縷的聯絡,她絕對能夠聯想到一處,甚至比那個佈局的人更能夠看清楚事情的內幕。正因為這樣,王爺才不會不止一次說她,心較比干多一竅。
“宜王妃如何?”皇帝看完手裡的密信,好像是不經意間想起了什麼,忍不住問道。
“王妃?!微臣跟王妃素無交集,況且君臣內外男女有別,怎會知道王妃如何。”這話問得有意思,他怎麼會知道這位新娶的宜王妃如何。在王爺心裡,王妃也好,太子妃也好,甚至是六宮之主也好,始終都只有一人,卻不是他身邊那位,這就是王爺的遺憾。
“宜王不曾說?”皇帝眉頭緊鎖著,人的一生會得到很多也會失去很多。曾經得到過最好的,以後任何東西都是不會多看一眼。任它弱水三千,我只飲一瓢。皇帝想要跟宜王一樣,只是等著他的是什麼,那個人從沒有認真看過他一眼。如今他身為天子也還是一樣,他終於懂了一件事:在她眼中做不做天子並不要緊,她要的是那個人。
“王爺從不提王妃半個字。”穆雲的回答簡單而明瞭,就算王爺跟王妃舉案齊眉,也沒有在外人面前提及王妃的規矩,何況王爺對王妃不過了了,說她做什麼。
皇帝放下密信,不要人動手。親自動手研磨硃砂,手勁很慢。跟宜王寫字研墨的時候一樣。唯一不同的是,皇帝御用硃筆,而宜王用的只是白紙黑墨。
皇帝似乎意識到自己問話的不妥,盯著漸漸變濃的硃砂墨:“宜王跟你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