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回去的時候,總也不會空著手的。
自己家一大家子,兒子們年紀也都不小了,有自己考量的王淑英,自然不樂意把自己都不捨得吃麵粉、大米送人,正所謂救急不救窮,又是哪裡幫的了的!
因此,兩夫妻經常因此事鬧不愉快。
陳慕西知道家裡這些隱在的矛盾,給陳建翎背過書後,看著陳建翎皺起的眉頭,陳慕西也做不了什麼,自己又變不出糧食來,乖乖背完書後,就回屋了。
可沒想到的是,陳強東在被窩裡,拿些個電燈,不知偷偷摸摸看什麼呢。
“大哥,你看什麼呢?”
“噓……”陳強東嚇了一跳,忙示意陳慕西小點聲,然後對陳慕西揮揮手,讓他過去看。
陳慕西湊過去看了一眼發黃的小書,明白了,難怪這麼怕被人知道。
“大哥,你這書哪來的?”因為驚訝,陳慕西的聲音不由有點大。
“早點睡吧,這麼晚了,你們還說什麼呢?”外邊客廳還沒回臥室的陳建翎道。
“這就睡!”陳強東趕忙應了一聲,然後就捶了陳慕西一下,聲音壓的低低的,“別說話!”
陳慕西輕“哦,”了一聲,開始進被窩睡覺!
過了一會兒,等聽到外邊關門的聲音,陳慕西才道:“大哥,你怎麼看這種書,你哪來的?”
“要你管,睡你的覺吧!”陳強東語氣不善。
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要發明天的定時釋出呢,結果手滑、、、點錯了、、、、、
第十章 看了一眼
陳慕西一九五六年出生,幾乎沒有上小學,學校反反覆覆的停課、復課,也學不了什麼東西。好在課業也簡單,一本工基,一本農基,老師也不嚴厲。
如果陳慕西沒有個一直揮著戒尺的老爸,重拾童年的他,簡直玩的不要太開心。
好在,陳慕西雖然懶,可還有理智,而那懶惰的小苗苗,這些年也早被打擊的不敢露頭了。
從四歲開始,早六晚十的作息,早就養成了習慣。可能是為了鞭策陳慕西這個懶貨,在陳慕西小的時候,陳建翎就請師父顧老寫了幾個字,所以陳慕西床頭上常年貼著“優秀是一種習慣”幾個草書大字,搬家後也是繼續把那張發黃的紙張保留了下來。
陳慕西也才知道,這句話是遙遠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的,全句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複的行為所鑄造的。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果然是知子莫若父啊,在陳慕西還是個小豆丁時,陳建翎就看出陳慕西懶,早早就做了準備。
在接受了這不知是重生還是穿越的事實後,陳慕西感覺不到一點自帶的福利,反而頻頻遭受打擊,自己老爸雖然是高中畢業,可人家年輕時是個學霸,考上了名校不說,還有著當外交官的志向,無奈要走的時候奶奶病了,才沒成行,留在了家鄉,當了工廠工人,可卻是在三十多歲就成了廠裡最年輕的四級工的人。
而且,生活並沒有讓他放棄理想,閒暇的時候自學英語、愛讀書,比起陳慕西這個曾經的本科生,知識儲備不知強了多少倍。家裡《尼各馬可倫理學》、《形而上學》、《倫理學》等等這種陳慕西從來沒有聽過的哲學類等等型別的書籍,簡直不要太多。
別人家裡床底下都是放鞋子雜物的地方,陳家的床底下則是整齊的碼放著一摞摞書籍。
閒來無事,陳慕西曾翻過不少,在看到“教育在順境中是裝飾品,在逆境中是避難所”這句時,忽然有些明白老爸閒下來去廢品站淘換來的那些書籍,或許就是他精神的避難所吧!
如果對比一下陳建翎的師父顧老,那麼陳建翎也就只能說是還不錯了,顧老五六十歲的年紀,英、法、日、意四門外語,說的那叫一個順溜,對琴棋書畫這些也是頗有造詣,陳慕西的書法就是他教的入門,陳慕西和大哥能在文藝宣傳隊,還是受他指點了手風琴和長號。
不得不說,顧老和陳建翎他們這代人對知識的熱愛態度,是陳慕西這個後世的小孩子遠遠不及的,也是甚為佩服的。
所以,有如此厲害的人物在身邊,陳慕西只能收起自己那翹不起來的得意小尾巴,夾起尾巴老實做人。他也只有經歷過後世那個資訊發達時代的經歷優勢,卻也沒有任何用途,連對未來發生的大事都一點也不知道,還能幹些什麼?
他曾看過的七八十年代小說,都是些家長裡短的種田文,連他想知道的高考什麼時候恢復都沒寫,陳慕西心裡默默流淚,一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