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頁)
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好菜自然要有好酒,徐定睿難得心情好的讓徐長林陪他喝了幾杯,當然徐長卿是沒這待遇的。就算這樣,徐長卿還是覺得很歡喜。她就只能跟張敏吃點小菜了,順便絮絮叨叨的跟張敏說著這段時間家裡以及村裡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還跟張敏問東問西的,她從沒出過臨河村,她對外面的世界好奇的很。
燈光下張敏已經仔細打量了過徐長林兄妹倆了,見他們臉上沒什麼苦色,總算是放下心來了。“長林、長卿,你們這些天在家怎麼樣?”
徐長卿重重的點頭,“爸媽你們就放心吧,家裡挺好的。”這幾天放假,徐長卿跟著哥哥長林又去山上採了不少草藥。他們想著家裡以後用錢的地方多的是,沒事就去山裡轉悠轉悠,倒還真給他們發現了不少好東西。
不過徐長卿此時的心思根本就不在這上面,她對父母參加高考的結果好奇不已,可就怕他們沒有發揮好,問了反而惹得他們傷心,女兒想問又不敢問的樣子逗得張敏直樂,笑著點點她的額頭,“你這丫頭是想問我們考的怎樣吧?我們也不知道結果怎麼樣,反正該填的地方都填了,我們回來之前去鎮上請人幫忙估分,兩個人都能有三百來分吧。至於能不能考上大學,那就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事了,聽天由命吧。”畢竟複習的時間太短了,張敏還好些,徐定睿對知識點的掌握到底還不透徹,能估三百來分已經算是超常發揮了。
一聽張敏說他們夫妻倆人估分有三百來分,徐長林兄妹倆的嘴角就不由自主的扯起來了,他們可是知道這次高考總分也就450分,能考三百來分已經算不錯,就算上不了最好的大學,但肯定會是有學可上的了。這年頭能上學,那就是國家全包了,畢業就能捧鐵飯碗,比種田好多了。
徐長林滿臉驚喜,“叔叔嬸嬸,那你們報的哪裡的學校啊?”他對高考的認識可比徐長卿多多了,學校的老師跟他們說過本次高考是考後不等分數出來就估分填志願,如果估分出現了問題,填的志願就很容易上不了。
徐定睿沉吟了半晌才說,“我和你嬸嬸都填了北京的大學。你也知道你嬸嬸孃家就在北京,我們想去北京看看兩位老人。”至於其他的打算,他就沒說了,畢竟他們還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還不知道以後究竟會怎麼樣。
徐長林理解的點點頭。要是叔叔嬸嬸真考上北京的大學去北京上學了,他怎麼辦呢?這個疑惑開始縈繞在他的心頭,不知道該怎麼開口。
聽到父母說到北京,說起外公外婆家,徐長卿心裡充滿了期待。如果有機會去北京,那就好了。就憑著外公來信裡的深深關切,她就覺得外公定是個溫和慈祥的長者。
許是知道徐定睿回來一家人要好好團聚一番,這一晚村裡並沒有什麼人來打擾。不過村裡藏不住事,沒多久每家每戶都知道徐大夫夫妻倆參加完高考回來了。
等第二天徐定睿和張敏去生產隊,就被不少對大城市及高考充滿了好奇的鄉親們圍住問東問西了。他們也不惱,笑著揀了些好玩的事說給大家聽,特別是城裡好的一面,比如寬敞的馬路、汽車以及樓房,又把從市裡回來前特意在供銷社買的糖分給孩子們,引得鄉親們對大城市滿是嚮往,特別是十來歲的孩子們,聽他們說了城裡的樓房和小汽車之後,一直唸叨著要是有機會一定要去城裡好好看看。徐定睿夫妻倆對視一眼,都明白他們這是想讓孩子們要努力從這個小山村走出去。臨河村還是太小太窮了,外面有更好更廣闊的世界。
漸漸的,徐定睿夫妻倆高考回來引發的轟動越來越小,一切恢復成了的日子,只不過徐定睿夫妻倆和其他的知青一樣,每日干著農活,想著辦法上山挖草藥來換錢的同時,懷著緊張而又興奮的心情,期待著高考成績的公佈。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原本還算淡定的心越來越糾結,越來越不安,張敏有時候就在想著要是估分失誤了,沒考上怎麼辦?要是考上了,長林和長卿怎麼辦?學費又從哪兒來呢?
徐長卿哪知道父母的心思啊,她現在每天最期望見到的人就是騎著二八槓、身著綠色制服的郵遞員了。她每天沒事的時候就和張翠芳或者哥哥徐長林一起去村口等郵遞員。話說她剛開始在村口攔著人家郵遞員的時候,人家還被她嚇了一大跳呢,待聽說她的來意之後,就拍著胸脯保證只要一看到徐定睿和張敏的錄取通知書就立馬給她送過來。時間長了,郵遞員小張也跟徐長卿混熟了,總是哄著要徐長卿喚他哥哥,對著那張明顯才16、7歲還充滿稚氣的臉,徐長卿哪喊得出來啊。
終於,在等了大半個月之後,徐長卿在放學後照舊在村口等著郵遞員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