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3/4頁)
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交到的第一個朋友,是她能快速進入學生這個角色最好的夥伴。可惜他們現在身各一方。也不知道翠芳到底能不能如願讓盛家答應她繼續上學。翠芳這麼聰明,要是不能上學就這麼做個只會種地忙裡忙外的家庭主婦,真是太可惜了。
突然換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學習環境,就算徐長卿一向覺得自己挺淡定自如的,乍一開始多少還是會覺得有些不適應。完全不同的教材,身邊不同的老師和同學,再加上滿耳的京瓜片子,她總會搞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哪兒。大家明面上對她是不錯,時常指點她,不過她向來敏感,多少還是能夠感覺到私底下大家是看不起她的。
對這些暗地裡鄙夷的目光,她向來是一笑置之的。反正是素不相識,根本就沒有什麼瞭解的同學,她做什麼要把別人的看法放在心上呢?反正只要大面上能過得去就行了。她又不是錢,大家都會喜歡她的。有任倩的幫忙,大家總不會真明面上為難她。
她現在已經上初二了,只要再熬到上高中,就不一定還會跟這些同學在一個班了,何必計較這些呢?反正也就一兩年的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
第五十一章
“長卿放學啦。”
“是啊。陳大媽您這是要去買菜啊。”
“對啊。這不你國慶大哥晚上要回來,我就去看看有沒有熟食。”
“那您早點去啊,可別去遲了買不到了。”
揹著軍綠色的書包,徐長卿剛走進衚衕口,就有相熟的大娘跟她打招呼。搬到這兒怎麼也有好幾年了,即使再不善交際,徐家跟左鄰右舍也相熟了。這個衚衕住著的基本都說老北京人,不過大家並不會看不起從雲省來的徐家,相反還頗為照顧徐家人,彼此之間你有好吃的送了我家,下次我家包了餃子不忘端一份給你們家。倒是讓徐家人的思鄉之情淡去了不少,漸漸開始適應城市生活了。
轉眼五年過去了,在北京這五年,她算是見證了這個城市的不斷發展。剛來的時候,買什麼東西都要票,每次去買東西,供銷社和國營商店裡的營業員都是愛理不理的,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勢。後來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變化,街上多了很多店。每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好上了不少,平日裡大家都會偶爾在小商販面前買點好吃的給家裡改善改善生活。
她曾無意間聽說過,現在國家政策寬鬆了不少。這幾年知青返城的很多,好多人都沒有工作,總不能這麼多人都沒飯吃吧,政府就規定了家裡有困難的可以申請自謀生路,於是北京城裡的街頭巷尾多了不少個體經營的小店鋪。多少改變了國營商場的壟斷地步。之前陳大媽所要去買熟食的地方就是距離他們衚衕不遠的一個小食店。據說店主是祖傳的熟食手藝,返城之後沒有工作,就只能重操舊業了。因為是背靠著居民區,這價錢親民的很。加上口味確實不錯,這附近幾個衚衕的老百姓都喜歡在他們家買東西。每天到了營業的時間就會排著長長的隊伍,要是去晚了,還真不一定能買到呢。
要老主顧們來說,這家店的手藝比起北京著名的全聚德烤鴨也不遑多讓了。畢竟全聚德對普通老百姓而言是高大上般的存在,一般的百姓家庭誰會去那裡買烤鴨啊。家門口的店口味就不錯。
五年的時間,不僅北京變得更加熱鬧,徐長卿也從一個小丫頭變成了窈窕少女。她自幼喜靜,愛好的又是國畫和刺繡這些不用動彈的,時間久了,她給人的感覺就變得跟一般同齡的孩子不一樣,用徐長林某個無意間見過徐長卿的同學的話來形容,就是從古畫中走出來的窈窕仕女。
而且張敏和徐定睿的長相都不錯,先天遺傳,再加上後天不斷的文藝薰陶,使得徐長卿整個人看起來很有書香氣。徐長卿所在的班級和家門口,沒少有那有別的心思的年輕人轉悠,不過都被徐長卿的幾個哥哥姐姐們給擋駕了,徐長卿自己卻從不知道自己這麼受歡迎。當然這其中林旻沒少幫忙。
徐定睿夫妻倆加上徐長林這個妹控,常常有吾家有女初長成的甜蜜與心酸。只要一想起自家女兒(妹妹)以後會便宜哪個臭小子,他們就有種想要揍人的衝動。
這算是家有女兒的人家都會有的甜蜜煩惱吧。
張敏倒是覺得還好,在她看來,女兒總是要嫁人的。他們又不能留長卿在家呆上一輩子,能有個人寵她疼她陪著她一輩子,真心挺不錯的。
要說這幾年徐家最大的變化就是徐定睿夫妻倆大學畢業之後並沒有如願回到雲省,反而留在了北京發展。
徐定睿本就是鄉下土郎中,有不少實際的行醫經驗,後來又師從任老先生,習得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