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2/4頁)
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著上香的機會,帶一眾兒女出去散散心。
幾個哥兒的學業不能荒廢,自然是拘在家裡讀書習字。寧娘這會兒便覺出當女兒家的好處來了,一面看著春晴給自己收拾東西,一面與秋霽吃茶閒聊:“聽說那嚴覺寺是京城第一名寺,這番帶你這丫頭過去,倒是叫你開眼了。”
春晴聽了也笑著隊合:“可不是嘛,姑娘可是偏心眼兒,留我在家裡做事,倒帶你這丫頭出去快活。”
秋霽被打趣得有些不好意思,又怕春晴多心,只得捧著她:“那是因為你比我能幹。年節事多兒,小姐不放心家裡的事,這才留你下來。我是個光會吃不動腦的,這麼多雜事我可忙不過來,還得姐姐你出馬才行。”
這番話既貶了自己又褒了春晴,把對方哄得笑微微的,也就不計較誰跟著寧娘出門了。這些日子來寧娘冷眼旁觀,發現這兩個丫鬟都是好的。反正目前看不出來她們有任何偏向二太太的意思,全都一心撲在自己身上。
春晴心細,主動合適。秋霽膽子大,出門在外是個能商量事的人兒。所以這次寧娘決定帶她出去。她們去嚴覺寺大約要過一夜,真要有什麼事情秋霽比春晴更能幫得上自己。
對於此次出門寧娘頗有些期待。相比於之情從杭州到京城的一路驚險,這次去上香顯然閒適許多。她悶了大半年著實有些厭了,也盼著出去呼吸點新鮮空氣。
出發前一夜寧娘睡得很好,第二日天不亮便被春晴從被窩裡挖出來,有些昏沉沉地梳妝打扮完,又草用了些早飯,便有婆子過來催她去錢氏處。
寧娘到時二太太也領著瑩娘過來了,不多時琳娘與萍娘竟前後腳過來,看起來臉上都帶著幾分興奮的神色。到底都是年輕姑娘家,這些天真是給憋壞了,哪怕是去京郊寺廟燒香,對她們來說也如過節一般。
錢氏這一日精神也大好,一左一右攬著大房的兩個姑娘,又招呼了大太太,一行人上了早已備好的青油馬車,浩浩蕩蕩向就郊出發。
不算丫鬟婆子,單是主子小姐們這一趟便去了近十人。錢氏自然帶著大房的女兒家坐一車,二太太帶著瑩娘並大太太坐另一車,剩下的三個姑娘便擠了另一車。琳娘與寧娘交好,一路上兩人輕聲細語地交談著,時間倒過得也快。只是時不時總要掃到萍娘一副不屑的嘴臉,間或還能聽到一兩聲輕微的冷哼,實在令這趟出行有些煞風景。
京城前幾日剛下過幾場大雪,道路既溼且滑。二太太囑咐人將車趕得慢些,這一趟路程直走了兩個多時辰才到。她們本是天矇矇亮離開的家,等到達嚴覺寺時已是臨近午時了。
這車子一路顛簸,寧娘坐得骨頭都要散架了。由秋霽扶下車的時候忙著在那兒整理帷帽,也沒看清眼前的景象。等她整理好衣裙準備邁步時,一抬頭便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
若不說是燒香,寧娘定以為這是來了哪個集市湊熱鬧。光看院門前排著的一排排馬車,並無數穿金戴銀的貴氣婦人,還有許多如她一般身著錦繡頭戴帷帽的富家少女,寧娘一時竟有些恍惚,只覺得這情景猶如前世黃金假期遊人如織的景區一般熱鬧。沒有一絲冬日寒冷的料峭,倒顯得暖意融融。
☆、第29章失蹤
二太太初來京城;相熟的名門貴婦並不多,也未在院門口多做停留。
寧娘一行人跟在她和錢氏身後進到寺裡;馬上有接待的女尼迎了上來,將她們迎到廂房用茶。那廂房並不大;十來個女眷擠了進去;立馬顯得有些窄小。錢氏的臉色一下子便沉了下來。只是礙於女尼正端茶上來不便發作,只得話裡有話道:“想不到今日貴寺如此熱鬧,我們倒是趕了個好時候。”
那負責招呼的女尼便笑了;趕忙告罪:“廂房窄小;老太太莫要見怪。這幾日來寺裡燒香的人實在多;不比往年清靜。今日更是忙碌,概因誠親王王妃帶著家眷來寺裡燒香;這會兒正在前頭大雄寶殿上香,老太太且等片刻,小尼稍後便帶路。”
錢氏本是一臉不悅,聽到“誠親王”三個字後立馬換了個臉色。她是久經風霜的人,陸老太爺曾任工部尚書,錢氏從前在京裡常走動,對這種事情格外敏感,也一下子想明白了為何今日嚴覺寺分外熱鬧。
大約都是衝著誠親王王妃來的吧。這些年為了皇位之爭,從前的那些異姓王爺大多沒了好下場,便是正兒八經的皇親也有不少人捲進了此事。如今慎王登基,多少人惶惶不可終日,生怕少年皇帝一時心氣兒不順,就要拿他們這些老傢伙開刀。
要說還是誠親王有眼色,在大局即定之初便表明立場,與新帝站在了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