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樣,日子不都是這麼過的麼……”
☆、第82章 盛夏(一)
日頭斜;申時末。
念祖牽著老牛回到家;何蓮正在廚房裡準備晚飯;堂屋裡,何桃和傅石盤腿坐著;冬枝、冬葉分別被他們抱著坐在自己腿上;而站在他們面前的則是大荒地的最後一名成員——陶念宗小朋友。
只見短胳膊短腿的念宗小朋友的繃著包子臉;一手背在身後,一手握著一本《三字經》;晃著小腦袋一字一句地念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學堂裡授課用的是官話,念宗上學兩個月官話已經說得不錯了,如果忽略他因為換牙說話有些漏風的話,倒真是字正腔圓、抑揚頓挫。
自從念宗上學以來,每天回到家都要把他在學堂所學的教給何桃。傅石出門回來後知道這件事以後,就主動要求自己也要參加到學習裡來,他的理由比何桃的又多出了一個——媳婦那麼厲害,我咋能大字不識一個呢!
而雙胞胎麼,則是相當於接受早教。
於是大荒地便每天都會上演這麼一幕幼子教書的畫面。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第三句的前半段,昔孟母,擇鄰處,”,念宗完全照搬了學堂的教學模式,每天開講之前都會把整篇《三字經》念一遍,然後再來詳細解釋當天要學的章節。
“前面一句就是孟母三遷的典故。孟母就是孟子的母親,有人知道孟子是誰嗎?”
“我知道,孔孟之道的那個孟!”,何桃舉手回答。坐在她腿上的冬葉也舉起手來跟著說了聲“孟”,冬枝聽了也跟著喊了一聲“孟”。
“說道聖人怎麼能用這個那個的呢?!這是對聖人不尊重!”
念宗的包子臉一鼓,氣場全開,讓何桃隱約看到了太叔公的老夫子臉,立馬就繳械投降:“嗯,知道了,是孔孟之道的孟……”
傅石保持沉默。昨天他把“苟不教”想成了“狗不叫”,鬧了個大笑話,他就下定決心絕對不再不懂裝懂,認真聽講才是正理。
“孟子的父親在他三歲時去世,他由母親一人養育長大。孟子小的時候,他們家住在墳地附近。他看多了別人哭拜和修墳墓的事情,就把這些當成了遊戲,孟母覺得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了集市,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孟母也覺得這樣不好,又再次搬家,搬到了學堂附近,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覺得這才是孩子該學的,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好了這句話的意思我已經講完了,你們有沒有悟出什麼道理?”
“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何桃又舉手說道。
念宗虎著小臉點點頭:“對。還有沒有悟出別的?大叔,你說說看。”
傅石冥思苦想中:學人哭拜是挺不對的,但是也沒有必要因為這個就搬家啊!好好教育他不就行了。做生意和殺豬為啥不好?都是正經營生。直到孟子跟人讀書了孟母才高興了,就說明啥都比不上讀書!
“讀書好!”,傅石斬釘截鐵地說。
“……”,何桃跟念宗同時嘴角一抽,基本上所學的每句話最後傅石都能用“讀書好”三個字來總結。
“這個故事除了講了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以外,還表現了‘母愛’,孟母為了自己的孩子不辭辛苦,三換居所。”,小朋友開始發散教育,一字一句地把課堂上聽來的複述出來:“正如《詩經》所言,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
不止是傅石,連何桃的眼睛都成了蚊香狀——啥意思啊?!
念宗又把引用的話解釋了,最後總結道:“父母的恩情如同天地一樣廣大無窮,我們應該遵從孝道,孝敬父母,不能行不孝不悌之事!”
何桃從蚊香狀態恢復到正常值——太叔公的講義最後總是能跟孝道掛上關係。
不過這時代的大流就是如此,皇帝老子也經常把“以孝治天下”掛在嘴邊,孝道可是寫進了律法的!
《大齊。名例》有言:謂告言詛詈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別籍異財;供養有缺;居父母喪身自嫁娶,若作樂,釋服從吉;聞祖父母父母喪匿不舉哀;詐稱祖父母父母死。
其中祖父母父母在別籍異財這一條就是把“父母在不分家”“不藏私房錢”給法律化了。要是被告後查明無誤的話,會被杖責一百,且責令改過。
“好了,今天就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