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別人看到,葉知秋太沉默,他就只要拿出呂蒙正寫給他的與六安有關的一些基本情況還有呂蒙正這一任官的心得體驗慢慢看起來。
馬車換了舟船,舟船又換回馬車,崔瑛一行人終於到達了六安。
“六安的路……好平!”那位葉知秋驚訝道,“當真有可以在車裡燒水煮茶的平地!”看來葉知秋以前一直覺得他師父先皇后是講故事哄他們呢。
“水泥路看來做的不錯。”崔瑛也有些驚訝,就憑他拿出來那種標號挺低的土水泥居然能做出這麼平整的效果,簡直神奇。
與陳彭年當初看到的一樣,官道上賓士著馬車的、慢悠悠地踱著騾驢的,一晃三搖的挑擔的混雜在一起,卻又亂中有序。官道原本只有不到一丈寬,如今卻被拓寬到了二丈五六的樣子,三四輛馬車並行之餘還能留出行人走動的空間。
“東翁,這就是呂公所說的水泥?”
“是,但方子大概和我當初給出來的有所不同了,那個方子鋪鋪城牆問題不大,但若鋪成路,人踩馬踏怕是不行的。”崔瑛解釋道。
“這可真是乘車若行舟,竟無絲毫震動!”葉知秋讚歎道。崔瑛嫌棄地看一眼只能裝上五分滿的茶湯,什麼話也沒說。
踏上這條路,離六安城也就不遠了。崔瑛乾脆就揭起簾子仔細觀察道路,不知道離開快一年的六安如今變成什麼樣了。
可惜這個時代不是崔瑛曾經生活的那個生產力高度發達的時期,那個時候,一個小城如果有拆遷改造之類的事情,一年之內就足以讓一片地區變得面目全非。而現在的六安與崔瑛記憶裡相比,好像就路上撿騾馬糞的人從小孩變成了老人,像陳彭年當時看到的一邊讀書一邊撿垃圾的小女孩兒一個也沒看見。
崔瑛意識到這點後,眉頭不可察地皺了一皺,但考慮到此時應該是快到秋收的時節了,便也只記在心底,打算之後有空了再慢慢打聽。
順著平坦地道路徐徐前進,一個多時辰之後,晚風帶著青澀的花草香氣飄來,便到了城前十里的長亭,縣丞帶著典史、主薄及縣裡的書吏就在長亭裡候著。
崔瑛一進了廬州境內,驛卒就按慣例通知六安縣新縣令到任的大概時間,縣丞接到訊息,估摸著今天崔瑛一行人能到,一大早就在長亭這裡等著了。
“說起來咱們這位小縣令也是能耐人,”典史主管縣裡的緝捕事,以前是隨當今打天下的,脾氣最是直爽,“往前數三年,這就是個踩死都沒響兒的流民小子,如今卻得勞動我們在這裡候他一天了。”
“先應神童試又中進士的神童呢,據聽說還在東宮住過挺長一陣子的,又整了些新鮮東西,聽說挺得當今看重的。”主薄是前一科的明經,親朋故舊不少都在汴梁,訊息比較靈通。
沒滋沒味地閒聊持續了許久之後,終於看到了崔瑛一行人。
不論之前的話說得多酸,此時他們都得迎上前去行禮,而且好聽的馬屁話也非常多,絲毫看不見之前的不滿之色。
“下官等拜見明府。”縣丞帶頭行禮道。
“諸位請起。”崔瑛先下了馬車回禮,又轉身邀葉知秋下車,為自己未來的下屬與自己的幕僚兼朝廷的邶國公作了一個互相的介紹。
“原來是邶國公,久仰大名。”縣丞與主薄他們互相看了一眼,對這位小縣令更加恭敬起來了。
一頓寒暄之後,眼見快到了要鎖閉城門的時候,眾人才走進城裡,縣中大戶早得了訊息在離縣衙不遠的一家正店為崔瑛設宴接風洗塵。
特別是有幾戶當初串通了前主薄將薄田、碎田分給流民,自己得了整田好田的人家,此時更是殷勤地過分。
“此前之事既往不咎,但往後本官治下,還需要各位鄉紳多多出力啊。”崔瑛裝出一副天真孩子硬裝大人的樣子將那幾個大戶糊弄過去,順便在心底記下各人的態度。
不耐煩應酬的葉知秋早就回去休息了,崔瑛吃了幾口菜安撫一下手下這些曾經被他算學技能坑得不輕的人,也就辭席了。
崔瑛原先的住處,早先僱傭的幾個鄰里已經將箱籠歸置起來了。葉知秋雖然話不多,但指揮這些婆子漢子卻綽綽有餘,沒處插腳的崔瑛被他哄去找一個不礙事的地方待著,思來想去便去了臨街的房子裡,記得典史說過,他的小弟子張雷就是住在這裡的。
“先生,您回來了!”一年多沒見,張雷依然是那樣的天真可愛。
“嗯,最近的學問長進很快哦,好好加油!”崔瑛鼓勵了張雷幾句後才問道:“以前縣城外的路邊不都是小孩會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