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廂靠窗的一個玻璃瓶中生長的青綠色的葉芽兒,心中又湧起了萬丈豪情:這些仙長連一片殘葉的生機都能恢復,讓人長生,恐怕也不是多難的事吧。
#
不提陶家小郎君跟著小稻穀四處參觀學堂,留在儀門處的四門學的學生也正與這裡的夫子商量事情。
“所以,你們這回來不是來記錄故事的?”夫子問道。
“張小祭酒給分的活兒,小學學識紮實的都被選派到崇文殿了,聽說官家已經蒐羅到了八面石鼓,還尋到一些三代時期的竹簡、龜甲還有獸骨,如今正在嘗試認讀,正是需要人手翻閱典籍的時候,他們去那邊正好,算做修史;而我們,按張祭酒的說法該學習至聖先師的事蹟,不論是學習《詩經》進行民間採風;還是鑽研《禮記》,修正我朝的律法,引導民風;抑或是學《易經》,卜算天地;或是與孔夫子為師為友,得三千弟子而教育之。”
“你們來此,打算如何?”那夫子疑惑道。
“我們想記錄一些民間的工藝、詩歌,順便教化教化學生,也是一項德政。”
“你們來此,是想教化學生?”
“是,給夫子添麻煩了。”三個人拱手到底,“還請多多包涵!”
四門學的這批書生都是張雷一手一腳教出來的,自認為自己可能比國子監的學生弱些,也只弱在家世背景上,其它方面他們不輸其他任何人。
當天下午,陶宗代小郎君的第一節 課,也是這群書生初為人師的第一節課,教的就是數術與識字。拼音這東西識字的人學起來還是挺快的,不識字的學起來慢一點也有限。書生人志得意滿,覺得自己特別像孔聖人第二,而和陶小郎君也覺得茫茫仙途他已經走出了第一步。
數術課就比較慘了,陶小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