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姑夫家有兩進院子,我去後面的院子走走。”
書房的門、窗皆是緊閉。
剛才海英峰心裡再急著見許南,也不能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說明來意。
“陛下派我來北地,明著監視北地的會試考場,暗著迎皇子殿下回宮。”
“陛下終於來接我們。”
“國舅爺請受老臣三拜。”海英峰跪下磕了三個響頭。
“縣公爺莫如此。”許清林大急,慌張雙手去扶,他一個不會武功的秀才,哪裡扶得起武功高強的大將軍海英峰,生生受了磕頭禮。
“第一拜是替先先帝、徐皇后謝你保住了他們的血脈骨肉,第二拜是替滿朝文武謝你捨身為國保住了陛下,第三拜是替陛下謝你把他與皇子撫養成人。”海英峰行過禮,這才起身,目光帶著深深的敬意。
許清林哭道:“最應該謝的人是晨玉。當年她受我姐姐臨終前託付,帶著不滿四歲的陛下逃出皇宮,先下南地給我們徐族報信,然後救了我,帶著我與陛下逃往北地……”
“晨玉是守護徐皇后的女官,她做了應該做的事。”海英峰扭過臉去抹淚。
他大伯那一脈只有海晨玉。
當年海晨玉失蹤,海家並不知道徐皇后託孤給海晨玉的事。他大伯沒過多久就傷心痛苦的去世了。
許清林固執的道:“若沒有她捨命守護,沒有我的今天,也沒有陛下的今天。”
原來三十幾年前,先先帝李浩琪重病時,將皇位傳給了徐皇后所出唯一的嫡子李嚴。
徐皇后比李浩琪小很多歲,入宮不過幾年,所生的李嚴只是個幼兒。徐皇后的孃家是文臣,手裡沒有兵權。
李浩琪有十幾個兒子,成年的兒子都封了王位。
李動與李靜是同母兄弟。他們的生母原是宮裡的地位很低的宮女,生下李動,升了美人,在生李靜時難產死了。
李浩琪就把他們兄弟交給沒有子嗣的馬貴妃撫養。
李靜天生神力,機遇極好,外出遊玩,拜在異人門下,學習兵書及武功,少年時便號稱大唐朝第一高手,後來帶兵打匈奴,逢戰必勝,得了軍神的名號。
李動見李靜如此厲害,就起了謀反的心思。
李浩琪重病時,李動向李靜借兵兩萬,謀反奪宮,殺死李浩琪、徐皇后,滅了徐族,造了假聖旨,奪了李嚴的皇位登基。
海族與海家軍都在鎮守南地邊防,得知長安鉅變時,李動已經坐穩了皇位。
李動登基之後,沒有御璽,名不正言不順,弒父殺母,名聲極差,導致他的同父異母的幾位王爺兄弟輪流的造反,大唐朝內亂不斷。
李動的精力都放在了對付這些兄弟身上,沒有功夫剷除海族。
海族與許多大家族一樣,對李動登基懷疑,只是沒有拿到任何證據。
這就樣直到十幾年前,李嚴拿著生父先先帝的聖旨、徐皇后的血書及大唐朝御璽,去南地邊防見到了海族的族長—鎮南大元帥海華,海族才見到了證據,知道了真相。
海華只忠於大唐朝正統的皇帝,按李浩琪的聖旨,這些年來輔佐李嚴,最終助他奪回了的皇位。
李嚴晚了三十幾年當上皇帝。
如果沒有海晨玉冒死帶李嚴、聖旨、血書、御璽出宮,就不會有李嚴的今日。
二人為海晨玉的過世悲痛了好一會兒,又感慨李嚴遲遲得到了皇位,最後說起了李嚴要迎許南迴長安的事。
“陛下登基不久,根基不穩,急著迎皇子回去,要早日立太子穩固江山。”
“是。我年後得知陛下登基,就開始盼著這一天。”
“如今長安局勢極為複雜,處處兇險。”
“李動已死,他的黨羽甚多,長安自是不太會太平,北地又有李靜虎視眈眈,陛下想要迅速的讓局勢平穩下來,甚不容易。”
“此次,陛下只讓我迎皇子,不曾讓我把你也迎回去。這是陛下給你的親筆信。”海英峰從懷裡貼身內衣裡取出一封信。為了這封信,他已經數日沒有沐浴。
許清林看到信封上的“舅舅大人親啟”六個字,激動的雙手顫抖。
家裡臥房裡的枕頭裡面還藏著李嚴少年時寫的字,夜深人靜時,許清林時常會拿出來瞧看。
這麼多年過去,李嚴的字跡有了一些變化,多了幾分霸氣堅韌。
海英峰坐在一旁,待許清林看完信,又從懷裡取出了信物—一隻鑲滿閃閃發光紅寶石的鳳頭金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