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4/4頁)
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緬甸,以及西洋的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羅馬教皇廳(即義大利)等,歸禮部管。而歸理藩院管轄的,主要是西北陸上屬地及國家,比如哈薩克、尼泊爾、錫金、不丹和中國人一廂情願中的“屬國俄羅斯”等等。
一般來講,在進貢國名單上增加一個新名字絕非易事。除了千方百計遣使招徠,就要大動兵戈武力威服。大清屬國數量在乾隆年間增長最速,主要是因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擊敗準噶爾,這一戰使“哈薩克左右部、布魯特東西部、安集延、瑪爾噶朗、霍罕、那木幹四城、塔什罕、拔達克山、博羅爾、愛烏罕、奇齊玉斯、烏爾根齊諸部落”均“同屬內地”或者“列我藩服”。“以亙古不通中國之地,悉為我大清臣僕,稽之往牒,實為未有之盛事”。(《清史稿》)
而如今,既沒用大清帝國出兵,又沒有遣使,數萬裡外大西洋上的從不知名的英吉利國就“遠慕聲教,傾心向化”,主動前來納貢。這難道不是中華帝國文化影響力的有力證明嗎?這難道不是大清盛世的最好註解嗎?這難道不是皇帝晚年遇到的一樁大喜事嗎?
何況這個新的“臣僕”將為皇帝貢獻許多奇珍異寶。那篇稟文裡不是說得很清楚嗎:“帶有進貢貴重物件,內有大件品物,恐路上難行,由水路到京,不致損壞,並冀早日到京。”
依慣例,海上達到的外國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