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右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主要的設計辦公樓,清英不由得握緊了拳頭,清秀的俊臉上露出一絲期待的神情。
這家船廠在打地基的時候,就是按照能夠承建4000噸級軍用戰艦的標準來建設的;而調配過來的主要設計人員和技術工人,也沒有任何資質和技能上的問題。也就是說,雖然目前只有4個船臺,但其在工業和設計上的基底,卻是完全達到了可以為軍方承建戰艦的水平。恰逢提爾皮茨的海軍法於2個月前頒佈實施,清英心中一動,便打起了海軍法中的這4艘小型巡洋艦的主意。
歷史上,德國於1898年開工的“瞪羚”級小型巡洋艦,其xìng能簡直就像是1888年建造的一般:無論從火力、航速還是造價上看,這級足足建造了10艘的四等巡洋艦,渾身上下都無不透露著“坑爹”二字。為了海軍的戰力,也為了承建軍艦的鉅額純利潤,清英都沒有理由浪費自己手中的這份資源。提爾皮茨的海軍法剛剛頒佈,他便讓船廠內的那支戰艦設計團隊開始了相應艦艇的設計。現在已經是1897年的2月份,估摸著也是出成品的rì子了。
而除了小型巡洋艦的這塊蚊子腿肉之外,清英此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那便是看看有沒有機會,提前搞出屬於德意志的海底狼群。
提到潛艇這個兵種,幾乎無人不知它所具備的威力。由於其同時具備極高的隱蔽xìng和威脅xìng,直到科學技術rì新月異的21世紀,都是海軍中不可或缺的兵種;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更是潛艇大顯身手的絕好時機。因為在這段時間裡,由於時代的技術條件所限,交戰各國都很難剿殺對方的水下威脅。
自從潛艇加入到海軍的大家族以來,如何反制潛艇便成了世界各國海軍所面臨的的一大難題。攻擊潛艇的手段其實很簡單,因為潛艇的艇殼是耐不住衝擊的,故而只需製作一個能在水下爆炸的特殊炸彈,讓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破壞潛艇的耐壓艇殼,即可達到擊沉潛艇的目的。雖然深水炸彈的原理很簡單,雷管、撞針、彈簧、再加上一些炸藥即可製成,爆炸的威力也足以對潛艇產生毀滅xìng的的威脅;然而深水炸彈要想攻擊到潛艇,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反潛艦上的人得先知道敵方的潛艇在哪裡!
1906年,英國人研製出了能夠偵測潛艇所在地的第一臺聲吶機器。它的工作原理,是透過探聽水下潛艇螺旋槳旋轉所發出的噪音,以此來確定潛艇的所在地。然而,這種理想的反潛效果卻是在英國人事先挖好的水池子裡才得到的,一到了波濤洶湧的大海上,原始聲吶的弊端便立即顯現無遺。海洋上不可能像水池中一樣風平浪靜,洋流、cháo汐、波濤和水下魚群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聲音,嚴重干擾了水聽器的正常執行。再加上由於當時的技術條件所限,這個儀器本來就有著各種各樣的毛病;多重因素綜合之下,其在實戰中作起到的效用更為有限。它們或是將海中的亂流和魚群所發出的噪音當成了潛艇,或是對潛艇的存在充耳不聞,或是其報告的位置和潛艇的真實所在地相距千里;而潛艇上的官兵一旦感受到遠處深水炸彈爆炸所傳來的震動,只需原地停車,這種被動探測的聲吶就會丟失目標,水面上的敵艦便再難對其造成威脅。
一戰期間,各國剿殺水下目標的乏力,可以透過一組資料來表明:在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4年裡,德國潛艇共擊沉協約國運輸船5000多艘,總噸位達到了恐怖的1300萬噸,幾乎一度將大英帝國的海上生命線勒得幾乎窒息;而自身只損失了不到180艘潛艇,潛艇和商船之間的戰損接近30比1。反潛戰術的真正成熟,還要等到1943年的末期:隨著護航航母、反潛巡邏姬、聲吶、雷達和無線電定向撲捉的投入使用,海底狼群才最終失去了對盟軍運輸船隊的致命威脅。而在30年前的一戰,這些條件全都不存在!
馬達嘶鳴,微風拂面,過不多時,這輛敞篷轎車便緩緩停在了那幢樓房跟前。清英深吸口氣,大步走進了裡面。
鞠躬感謝雪漂漂的打賞。。。作者一定會更加努力的~~~~
也求點收藏吧。。。作者碼字很不容易的
第83章護衛型巡洋艦
登樓穿廊,直入正房。
陽光透過明淨的窗戶灑落進來,將這片不大的房間照得和外界一般光亮。窗戶旁邊的花臺上,養著幾盆紅白相間的小花,在碧葉的映襯下,秀美清麗,散發著幽幽的馨香和芬芳。房間兩側排滿了一人來高的資料櫃,隱隱可見無數的牛皮紙封和各種書籍擺放在內。牆壁雪白,地板光潔,隨處可見新建成的房間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