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右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速度龜速爬行。不過它的成果也就僅限於此了,由於鍋爐運作需要大量的空氣,而在水下完全無法實現這一點,該潛艇的試驗遂以失敗而告終。
蒸汽機作為潛艇的動力失敗之後,潛艇設計師們不得不另闢蹊徑,為潛艇尋找更好的動力裝置。23年後,隨著電動機技術的發展,英國人建造了1艘用蓄電池動力推進的潛艇;這種由蓄電池為核心所組成的動力,在工作過程中不需要空氣,無論是在水上還是在水下都可以正常的執行。新潛艇的試航也很成功,在水下航行時,速度能達到6節之快,潛艇的動力自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不過,儘管英國人在水下航行的試驗中獲得了成功,但他們卻還有一個地方沒能解決,那便是潛艇的航程問題。由於蓄電池只能儲存很少的電能,即便是英國人在這條潛艇的所有空位上都裝上了蓄電池,其航程也只有可憐的80海里,根本不能出海進行哪怕是一丁點的遠航。此後多年的時間裡,無論設計師們怎樣在蓄電池的儲能上下功夫,都不能改變蓄電池由於其本身的物理定則所造成的這一既定事實。
潛艇動力的真正革命xìng創新,是美國發明家霍蘭在1897年做出的一個創舉。“由於潛艇既要在水上航行,又需在水下機動,因此潛艇也應該由兩套動力裝置來分別驅動。”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霍蘭製造的潛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在水面航行時,採用汽油機為動力,航速7節,航程達到了1000海里;其在水下潛行之際,則採用電動機驅動,航速5節,續航力50海里。最難能可貴的是,這艘潛艇並不像之前的潛艇一樣,僅僅是一艘能夠在水下移動的艦隻,而是裝備了大炮和魚雷,可以直接投入到作戰當中去!儘管美**界對這位科學家的傑作不屑一顧、嗤之以鼻,但他的雙重動力思想卻在歐洲得到了極大的發揚;列強海軍紛紛效仿,一批真正能用於作戰的潛艇就此出現在了歷史的舞臺上。
現在,為了德國潛艇的發展,清英直接把這位科學家的專利給剽竊了過來。有了這個理念的加入,他相信德國海軍在潛艇上的發展,定然會取得比歷史上領先數年的程度。因為在很多時候,提升武器xìng能的最主要因素並不是技術,而是思維理念的切入。
關於這一點,在戰艦設計上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德國曆史上開工的4級17艘無畏艦中,竟然有8艘戰列艦是採用的六邊形主炮佈局。這種佈局方式,使得其全部的12門主炮中只有8門能用於實際作戰;而另外4門佔用了大量造價和排水的主炮,在戰鬥中根本就沒有它們發揮威力的時候!1905年的那場對馬海戰,已經證明了戰列線才是主力決戰中的王道陣型;而那群腦殘設計師卻異想天開,認為德國戰列艦會陷入英國艦隊的包圍,因此在另一側佈置了整整4門不能朝同一舷齊shè的主炮!他們也不想想,如果德國戰列艦陷入了英國艦隊的合圍,那麼下場就只有一個死字;有沒有這幾門在另一側的主炮,又有什麼區別?
以這種奇葩理念為指導,拿sāo和赫爾戈蘭2級艦無疑是無畏艦時代的敗筆所在。由於裝備了12門305毫米主炮,赫爾戈蘭級的造價甚至超過了國王級;而無論是在火力、裝甲還是速度上,赫爾戈蘭都被採用同種火炮和鍋爐的國王所完爆!要說德國設計師在設計理念上全是腦殘其實也不盡然,同為1908年開工的“馮德坦恩”號,便用8門主炮實現了這兩級艦12門主炮的效力。如果把這兩級戰列艦改成馮德坦恩的主炮佈局,則可以在實際火力不變的情況下節省2座主炮塔;這麼大一筆重量,足以讓它們的航速提升至24節,亦或是將它們打造成防護無敵的鐵王八了!
在坦克上,設計理念則顯得更為重要。二戰之前的歲月裡,法國的坦克製造技術完爆在凡爾賽和約禁錮下的德國,但就是其由於醉心於將坦克用於步兵支援,點錯了科技樹,以至於造出了一大堆完全讓人看不懂的奇葩貨,被德國裝備20mm機關炮和37mm豆芽炮的II號和III號坦克給速推完爆。而毛子那邊則是根據“坦克是陸地上的巡洋艦”這一思路,在模仿軍艦搞多炮塔的怪物,平白浪費了大量的資源和技術。若非那款經典的T-34砥柱中流,蘇德戰爭究竟會打成什麼樣,還是一個未知數。
聽到清英的這番話語,赫迪拉心cháo激盪,驚訝、懊悔、折服、讚歎……種種情緒在他的心頭交混雜糅,久久難言。過了半晌,他方才滿是驚歎的開口道:“原來,潛艇的動力系統竟是可以這樣設計的!一定功率汽油機的引入,不僅可以解決潛艇的水面航速問題,更能和發電機直接相連,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