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右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腦袋就下令遠在歐洲的波羅的海艦隊前去遠東支援;而英國控制的蘇伊士運河早已對俄國戰艦封閉,俄國遠征艦隊必須繞過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總航程超過16000海里!這麼做的結果也很明顯了,在海上航行了半年多的俄國艦隊早就變成了垃圾中的戰鬥機,被rì本人輕輕一撥,立即就是全軍覆沒的結果!而與之相對應的是,rì本天皇雖然也有著近乎無限的權力,但引領了明治維新的明治天皇(此君18671912年在位)卻有一點好處,那便是他從不獨行專斷,而是特別善於聽取臣下的真知灼見,並在加以完善之後公佈施行。儘管這麼做會使大臣的權力得到膨脹,有損皇權,伊藤博文和山縣有朋都曾經權傾朝野、隻手遮天,但取得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內政還是外交,rì本在一戰前都幾乎沒有犯下什麼過錯。
儘管清英在內心深處仍舊對rì本有一絲淡淡的抗拒之意,但他卻清楚的明白,當前能在遠東抗衡俄國的勢力,只有明治天皇所統治的rì本帝國。而支援rì本對抗俄國,對於他的計劃而言,無疑是一個極佳的選擇。
由於德國政客不可能像清英這樣擁有來自於後世的記憶,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德國zhèngfǔ都一直認為東方的俄國並不是自己的仇敵。仔細想想,這種觀念也不無道理。沙皇尼古拉是德皇威廉的小尼基表弟,雙方皇室之間更是有著極為親密的關係;儘管俄國和法國人簽訂了防禦同盟條約,但到了真正開戰的時候,俄國基於雙方皇室關係的考慮,仍舊有很大希望站到德國的這一方去。退一步講,即便是俄國由於奧匈的關係,不向法國宣戰,那麼他們最差也會宣佈中立,不與德國為敵!在對敵友的判斷上,德國人顯然是出了大問題,他們對歷史淵源和家族關係過分迷信,卻全然忘了現在和100年前已經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時期!時至今rì,家族聯姻所能起到的作用已經極其有限,只有共同的利益,才是將兩家勢力綁在一起的絕佳粘合劑。相比於國家利益而言,這一點皇室姻親又算得了什麼呢?
受這種錯誤理念的左右,威廉對於俄國東進的這一行為一直都是持坐山觀虎鬥的態度,絲毫沒有藉此機會、讓俄國在遠東狠狠放一回血的蛇蠍用心。由於威廉還存在著拉攏俄國的心思,因此他並不想讓俄國敗得太慘;他所希望的,是尼基表弟在遠東被愛德華舅舅一頓教訓之後,再哭哭啼啼的返回歐洲,和他這個威利表哥一道對付英國。這個設想本身是沒有錯的,但偏偏俄國欠了法國一屁股債,大量的國內資本也都是靠法國人的融資才得以建立;俄國zhèngfǔ早已經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不可能再捨棄法國站到德國的這一邊。
如果僅僅是這樣倒也罷了,畢竟英俄兩國已經爭鬥了快半個世紀,彼此之間說沒有仇恨那是假的;如果德國能在這一點上加以利用,藉此機會改善德俄關係也是十分可行。但好死不死的是,基於德國在貿易和海權這兩項英國的立國之本上都對英國發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英法兩國已經達成了專門對付德國的諒解;而俄國作為不可能放棄法國的一個盟友,自然也就投入了三國協約的陣營。威廉竹籃打水一場空,在這之中毛都沒有撈到一根,反而白白浪費了利用俄國東進削弱俄國的這一機遇。
而作為穿越者,清英則有著強烈的需求來改變這一歷史程序。既然俄國在歐洲大戰中將不可避免的成為德國的敵手,那麼對待敵人就要像冬天一般殘酷無情,rì俄戰爭的這個時代程序便是一個對付俄國的絕好機會。
俄國對德國的直接威脅來源於陸地。如果完成戰爭動員,他們可以徵召超過600萬的軍隊;由於沒有辦法對俄國那超過1。2億的總人口下手,德國唯一能做的便是最大幅度的削減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如果俄國能把大量的財力投入到海軍建設和遠東事務的這兩項去,則必然會使俄國陸軍軍費嚴重缺乏,造成俄國陸軍總體實力的大幅度下滑。倘能如此,德國陸軍在東線的壓力便能得到極大的減輕;如果能夠在一開始就把主攻目標選在東線而非西線的話,估計到不了1916年,就能徹底把俄國陸軍給打趴下!
此前清英主動為俄國太平洋艦隊兜售戰艦的行為,就是出於削弱俄國陸軍經費、以便為今後掃清障礙的考慮。如果德國現在選擇大力支援rì本對抗俄國的話,也無異於是在幫助自己,為rì後的歐戰創造有利的東線戰局!
感謝書友幽谷蝶夢的打賞。。。點選加入書架不過是舉手之勞,大家多支援一下作者吧。。。拜謝。。。
第123章粘合劑
紅rì東昇,霞光萬道,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