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約草原的方法就是讓其分裂,讓其戰爭,相互廝殺,在不少人的眼裡,這是卑鄙無恥,但是為了各自的利己,為了自己的國家穩定,這也不是辦法的辦法,畢竟每次草原和中原的戰爭,損失最大的還是百姓。哪怕是成吉思汗,也用屠城來鞏固自己的戰鬥成果。
聽也先這麼一說,脫脫不花心中那種好戰之心頓時燃燒起來,不過在他的心中仍然有顧忌,那就是草原各部。
和中原不一樣,草原是由許多部落,每次戰場都是這些部落出兵,組成隊伍,至於最後的戰鬥成果,則按照出兵的多少給予分配,對於那些大部落而言,他們有足夠的人手出戰,同樣得到的分配的那也是最多的,但是對於一些小部落而言,戰爭有時候就意味這滅族,草原最缺的就是人口,一旦成年的男子戰死,就意味這個部落沒有了希望和未來,除了依附別的部落之外,基本上便沒有了其他出路,而現在脫脫不花猶豫的,正是這些部落願不願意出兵的問題,畢竟靠他們一支,這仗是大不起來的。
也想彷彿知道了脫脫不花的想法,也先微微一笑,道:“只要大汗同意了,這出兵的事情就交給我了,我定能說服他們出兵!”
“出兵就出兵!”
脫脫不花咬牙道,在他的眼中,閃爍著對戰爭的狂熱。
第一百八十二章 危機 1
元1449年,也就是正統十四年。
七月,儘管是北方,這夏天也是非常炎熱,炙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地面上的樹木都顯得有氣無力。儘管有風吹來,也絲毫能減少些這夏日的炎熱。
宣府地處北京的西北門戶,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早在靖難戰爭之初,朱棣就奪取宣府以建立鞏固的為後方基地。派遣將領守衛宣府及周圍的城堡,穩定邊境軍事控制。永樂元年朱棣將北平行都司恢復為大寧都司,但遷移到保定。隨即開始對軍事格局的重點調整。主要是放棄了大寧,使開平、興和等突入草原的軍事據點喪失原來的作用。明朝政府與蒙古民族的“內邊防”大體以燕山、陰山為分界線,與秦漢長城大體一致。這樣,原來在二線內防宣府軍事地位驟然凸顯,成為一線長城要塞,北京的西北門戶。正如明代軍事家的分析:“宣府山川糾紛,地險而狹,分屯駐將倍於他鎮。是以氣勢完固,號稱易守。然去京不四百里。鎖鑰所寄,要害可知。”永樂皇帝朱一直關心宣府鎮的防務,在設鎮之初就親自督促將領們自長安嶺至洗馬林築石垣,起壕塹,謹慎防備。而後來對蒙古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幾乎都是以宣府鎮為基地出的。
永樂七年,1409年。明政府的軍事和民族政策生重大變革。先是淇國公丘福率軍討伐韃靼,全軍覆滅。幾乎同時。政府明確在遼東、大同、宣府、寧夏、甘肅五地派出總兵官鎮守邊防要地。鎮守宣府總兵為武安侯鄭亨,佩鎮朔大將軍印駐宣府城。鎮守總兵官與巡邊、備邊的將領不同。鎮守總兵官有明顯地鎮之地u:邊防指揮。重權在握的額總兵“有警坐鎮,無警還京”,既節制當地都司衛所。又統馭備禦軍隊u=|級將佐必須聽命總兵官直接徵調。委以差事。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一種新的統兵體制。從總兵以下有參將、遊擊將軍、守備,以及千總、把總、百總等,各任其事。完全按照臨戰狀態來組織,比較適合邊防需要。
自此,宣府正式成為宣府鎮。北京的西北門戶。後來的“九邊”重鎮之一。
而現在。在城牆上,幾個士兵一般抱怨著這鬼天氣,一邊懶懶散散的站在城牆上。
一個用手使勁地擦擦自己臉上地汗水,然後扭頭對另外幾個士兵道:“我說福哥,是不是下去休息一下,這鬼天氣可不是人呆地!”
說完,朝地上吐了口口水。很快,就被蒸掉了。
“就是,就是!”
另外的幾個士兵也附和,現在這種天氣,那可非常的難捱,感覺整個人都快被曬掉了一層一樣。
被叫做福哥是一個瘦高的漢子,這種天氣他也感覺有些受不了,儘管如此。他也有些為難。道:“我們現在可在站崗,這擅離職守那可是大罪,上面追究下來。我們可擔當不起!”
“這有什麼好擔心的!”
一個士兵伸長了脖子,爭辯道:“劉大鬍子那隊還不是在一邊乘涼去了,他們可以去,我們為什麼不能去?”
“你敢和劉大鬍子比?”
另外一個士兵不由嘲諷道:“別人劉大鬍子可有後臺,可是這守備大人的親戚!”
“我呸!”
那個士兵顯然有些不服氣,道:“狗屁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