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著于謙,就連他旁邊的王振也想知道這于謙到底怎麼一個說話,昨天有情報說這于謙去了三王爺府,也不知道二人談了些什麼,而今天早上此人的態度就來了一個大轉彎,這讓王振也不得不對他們昨天在將軍府的對話很感興趣,不過看上去平淡無奇的將軍府實際上戒備森嚴,哪怕是東廠的精英探子,也根本進不去。所以現在王振也只有把希望寄託在于謙的身上,希望能從他的話中得出一些可靠的訊息。
至於吳庸等人,現在對於于謙滿是嘲諷之色,心中自然也認為于謙昨天的舉動也不過是出出風頭罷了,同時自己也有些洋洋得意。
而於謙被英宗這麼一問,當下也不遲疑。道:“皇上英明神武,親征這瓦刺自然是聞風而逃,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最好不過,這百姓也能早些過上安穩的日子,臣昨夜回去苦思一晚之後,才明白微臣目光短淺,不懂皇上良苦用心,請皇上恕罪!”
說完。一叩在地。等著英宗發落。而在於謙地心裡。這時多少有些鬱悶,這拍馬屁雖然並不要什麼功夫,但是一時間在他的心裡還是有些接受不了。
這話英宗聽來十分的受用,微微一笑,道:“於愛卿,平身。”
于謙立即叩首,道:“謝皇上!”說完。慢慢的戰了起來,也不理會那些吳庸那些人的嘲諷的目光,自己回到了自己原來的位置。
英宗旁邊的王振臉上多少露出一絲失望,于謙這種近似拍馬地說話他可聽了不少,現在已經厭倦,本來以為于謙能說出些什麼,卻沒有想到說出這些。
而堃則有些不解地看看于謙,不歸對於于謙地不反對也沒有提出任何異議。
於是。這英宗的親征的事情就這樣沒有費什麼力氣就定了下來。
這皇上親征。那不是一件小事,這事情已定下來,整個朝廷就如一步高效機器。終於再次高效的運動起來,朝廷的幾個部門都為了英宗的親征開始動了起來。糧草,兵馬,等等都開始向京城彙集,沒有要幾天,這京城外就已經集聚了幾十萬的兵馬。
在京城,這段時間湧進了大量地難民,這讓守城的軍官頭疼不已,不准他們進城,這於心不忍,準他們進城,這城中立即多了不少叫化,而且打架滋事的情況也日益增多,而且這些難民的飯食供應那也是一個很大的負擔,逼不得已只能上報,而王振深怕這英宗知道,於是下了命令不準一個難民進城,至於這些人難民的死活,他可不會在乎,沒有辦法的守成官只有忠實的履行了命令,儘管這些難民集聚在城外,他們不少人可能因為生病和缺乏糧食而丟掉性命,但又有誰在乎?
京城地百姓現在還不懂什麼叫戰爭,聽到瓦刺進攻大明,他們地反應幾乎和朝中那些大臣一樣,那就是憤慨,然後就是嘲諷,畢竟這大明那是天國,被一個小小的瓦刺進攻,那不亞於被人抽了一個耳光,而隨著朝廷大軍的集結他們也堅信這朝廷地大軍一到,這瓦刺那是聞風而逃,不戰而敗。
至於朝中,現在也忙的一團遭,一是邊關不斷傳來戰報,不過幾乎沒有什麼好的訊息,都是那裡失守,那是被攻破,百姓流離失所等等,不過這些戰報大多數被王振給截了下來,在他認為,只要這朝廷的兵馬一去,這也先自然不攻自破,灰溜溜的跑回瓦刺去。二是皇上親征,大量的文武百
隨,除此之外還有御廚,宮女,太監等等,這自然又而且這英宗說出徵就立即要出征,見這一切現在都沒有準備好,心裡非常的不痛快,這皇上不痛快了,下面的大臣豈能痛快得那裡去?一時間整個朝廷雞飛狗跳,亂成一團,大臣一個個肚子裡面那可是喊爹叫娘,不過大家都是斯文人,這嘴上自然不說。
又過了兩天,幾十萬的兵馬那都彙集完了,就等著糧草,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本來要出兵之前,這糧草都得提前準備,但是由於這次瓦刺進攻突然,而英宗御駕親征也突然,要在短時間準備好幾十萬大軍的糧草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很多糧食都要從外地運來,現在又是夏天,經常下雨,一下雨這糧草運送的速度那可就慢了很多,儘管這些運量計程車兵絞盡腦汁,運到京城的糧草也不能滿足幾十萬大軍的使用。
而在朝中眾多大臣的陪伴下,站在城牆上的英宗看著城外集結的幾十萬大軍,那可是大明的雄獅,看著迎風飄揚的旌旗的海洋,英宗心中則是自豪,在他的腦海裡,自然也出現了自己帶著這些大軍,攻城略地,掃平瓦刺的情景,但聽說這糧草還沒有備齊,英宗本來高興的心情無疑就如被人破了一盆冰水,臉頓時沉了下來,狠狠的一拍城牆,怒道:“為什麼還沒有備齊?這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