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班武裝停止抵抗,喀布林總算免除了又一次浩劫。那個“總參謀長”率領的人馬為避人耳目只帶了輕武器,被人民軍偵察兵發現,招來陸航集團軍的突擊部隊將他們悉數殲滅。
人民軍解決了塔利班武裝後,迅即在阿-巴邊境佈防,阿富汗人民政府也遷到正式首都。巴基斯坦使出了最後一招,把滯留在巴境內的80萬阿富汗難民全部遣返,以圖增加阿共的困難。實際上這是最愚蠢的,讓阿富汗人民認清了這些所謂“穆斯林兄弟”的真面目。阿共在我國的全力支援下,在各邊境口岸設定了規模宏大的“國民安置接待站”,拉出巨幅標語“人民政府是人民的靠山”、“祖國歡迎你們”,站內有阿中兩國醫生為他們檢查身體、治療疾病。初步安置後,即由大客車將他們送返自己的家鄉或被安置到各地。電視臺、電臺進行了詳盡的報道,每天有多少萬難民被巴基斯坦趕回來,又有多少中國的援助物資運進來。
喀布林迅速恢復了生氣,不少國家的大使館恢復了業務,巴基斯坦大使館只能恢復原樣,倒是不必陸戰隊保護了。有意思的是印度大使館也恢復了業務,對印度來說任何讓巴基斯坦倒黴的一定是好事。日本為了搶佔重建阿富汗的商機,也承認了阿人民政府,恢復了大使館業務。
塔利班的崩潰伊朗受到的衝擊僅次於巴基斯坦,“夾擊”已無物件,自知無法單槍匹馬地攻佔喀布林。權衡再三,德黑蘭決定已攻佔恰赫恰蘭的前線部隊暫停推進,當然他們也不甘心放棄化了慘重代價獲得的“成果”,再說“精神領袖”決定要戰勝阿富汗的共產主義。於是8月12日在赫拉特成立了“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由拉多出任總統。不過場景十分淒涼,只有伊朗和拉多“政府”的人參加,記者都只有這兩家的。拉多自然要宣讀一通“政綱”,那倒一點也不麻煩,只要把伊朗的憲法拿來,把“伊朗”改為“阿富汗”即可。自然要任命一批內閣成員啦,其中最令人矚目卻是杜阿勒出任陸軍司令。
現在聖教軍已經改名為“國防軍”,既沒有空軍,自然陸軍司令就等於“總司令”了。國防部長和總參謀長自然是伊朗人。但是這位杜阿勒正是非同小可,現在已經成了拉多的心腹,而且還有一套“伊斯蘭革命”的理論,深得伊朗精神領袖哈魯納伊的賞識。他又是從基層打出來的,自然受到各支部隊的擁戴。最令拉多高興的是,杜阿勒不但把國防軍擴大到5萬8千人,而且冒著危險潛入北部地區,招募了3千烏茲別克民兵和4千多原伊斯蘭促進會的塔吉克武裝。於是拉多讓他們分別恢復了伊斯蘭民族運動和伊斯蘭促進會的名義,如此一來,他的政府又成了“聯合政府”。現在伊朗已經透過限制武器裝備供應來限制拉多的擴軍了,拉多很是不滿。現在國防軍有3個軍,每軍4個旅,每旅5個營,好在杜阿勒的部隊還繳獲了不少武器,尤其是拉多、這位司令和各軍長的衛隊都是特種兵的裝備,一長一短還有防彈背心,臨時首都赫拉特的城防部隊也裝備精良。
就在拉多及其主子在興高采烈搞“政府”時,阿中聯軍於8月16日凌晨調集重兵,以獨3師、獨4師和第2陸航集團軍的4萬大軍突然向伊朗的西北重鎮馬什哈德發起猛攻,這一下把伊朗打懵了。世界上就有這種怪事,伊朗自己入侵阿富汗深入阿境近5百公里,卻認為阿富汗不會進攻自己。馬什哈德不僅儲存了數量極大的武器和軍需物資,而且有112裝甲步兵師、241、252步兵師,還有3萬預備役部隊和1萬革命衛隊,還有大批的坦克和重炮。他們大都駐紮在城東南的營地和桑巴斯特鎮,還負責守衛巨大的鐵路倉庫。在西郊的空軍基地不但有運輸機,還有戰機和直升機,當然也有巨大倉庫。令人咋舌的是這些部隊大都是為了補充前線損失的,並未全部組成堅固的防禦系統。
第2陸航集團軍是原來中央突擊師的底子,擅長搞奇襲。15日深夜他們已經潛入空軍基地,作了部署。5:25總攻一開始,首先是機場遭殃。北部哈扎爾馬斯傑德山區“滑出”了一批直升機,轉瞬間就支援特種兵先遣隊,殲滅了飛行員和機場的警衛部隊控制了機場。將營地設在機場的241師壓到了基地的西端。城東南營地中的伊朗軍也遭到圍攻亂成一團。最要命的是巨大的鐵路庫也被敵軍突入攻佔。原來這兩個倉庫都有阿富汗“聖教軍”的代表處,經常有聖教軍車隊來提取物資的。有這支奇兵作內應,那還不是手到擒來的嗎。
此時,伊軍城防司令穆比中將的指揮已經亂了套,他並不能指揮所有這些部隊,只有252師和5千人的“革命衛隊”歸他直接指揮,再說現在他在城內的指揮部已經遭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