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厄利孔”30毫米火炮和3座MK15“密集陣”20毫米近防武器系統狂暴的射擊也只攔截了1枚半。一枚白蛉在5百米遠處被密集陣擊中,又前衝了300多米才凌空爆炸,嚴重損傷了艦上的雷達系統。1枚白蛉擊中了甲板,其高爆戰鬥部掀起的狂暴的爆轟波把正在加油的海鷂一下子掃落到海上去了,不遠處的準備掛載的導彈在激烈的撞擊中被引爆了,噴灑的航空燃油發生了爆燃。航母陷入了烈火地獄,倖存的官兵在拼命控制火災,全艦完全失去了戰鬥力。
再說仍在15000米上空準備護衛“海王”的那架“海鷂III”,飛行員納基姆上尉在升限飛行操縱得非常小心。能飛海鷂這類特種戰機的自然是精英飛行員,納基姆確是印軍海鷂大隊中的皎皎者,剛才根據指揮部的指示向北搜尋並未發現目標,突然下方的航母上升起了滾滾濃煙,與航母戰術中心相連的顯示屏閃起了雪花。現在只能靠自己了,幸好與下面正在升空的“海王”聯絡上了。可是好景不長,海王剛升到4千米,他就看見其機艙中竄出了火焰,過了一會兒發動機發生爆炸,旋翼飛上了天。上尉閃電般地判定是機炮攻擊的結果,一定是那架隱形小飛機!此時恰好一縷陽光投射到那一帶空域,上尉鷹一般的目光看到了一個發射光點。天亮了,小飛機也找到了,看你往哪裡跑!納基姆的興奮是有道理的,海鷂不但能作超音速飛行,還能懸停在空中,追殺這類螺旋槳小飛機應該是不在話下。他一壓機頭,對準光點猛撲過去。
再說印軍的另3架海鷂,根據命令向北方的低空壓了下去,海鷂作為攻擊機,其火控雷達的下視能力是比較強的,可是它們什麼也沒有發現。印軍小隊長賈杜納上尉猛然想起在東南方浮航的4艘潛艇,他立即命令轉向東方追擊。不久在曙光初升時他們的雷達顯示屏上出現了敵機的光點,火控系統告訴他們這是中國的電動螺旋槳攻擊機,正在1百米以下的超低空以750公里的時速向東南方疾進。賈杜納大吃一驚,一方面緊急報告了那些基洛級潛艇,同時命令同伴開加力追殺。在他想來以噴氣機打擊螺旋槳的攻擊機應該是十拿九穩的事。不過他與納基姆犯了同樣的錯誤,忘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成語,也許是印度根本沒有此類成語。而且印軍已經沒有了遠端預警指揮系統,空中的戰機根本得不到敵機的資訊。只能憑功率有限的火控雷達和自己的肉眼,可惜現代空戰憑這二項是遠遠不夠的。
羅國海的第2支利劍是8架中國海鷂-JH-8,它們的效能可是遠遠超出了印軍的海鷂。當印軍“海王”被擊落,Q-6機機群出擊時,它們還在高聳的喀拉喀托火山的掩護下在700米的低空盤旋,維特蘭特號的預警雷達並未能探測到。預警雷達的訊號一消失,領隊的嶽堯風少校馬上根據高空殲偵-17A傳送的敵情,為各對戰機分配了目標,自己率領6架戰機攻擊威脅我Q-6機群的3架海鷂,另2架則對付那架追蹤我殲-17的。
回過頭來追述納基姆上尉,他發現雷達和紅外探測儀都對小飛機沒有反應,自己的目測距離是9千米。據說小飛機的最大速度是550公里/小時,自己可以加速到1100公里/小時,只要45秒左右就可以追到2千米左右的距離。雖然掛載的7枚空空導彈也許無法使用,可是自己的兩門25毫米五管機炮照樣可以把它擊落。只要肉眼看得見,還怕你跑嗎?不過“看得見”這個前提馬上就出問題了。
殲-17A的飛行員楊興軍上尉在中印邊境戰爭和中南半島戰爭中屢建奇功,加剛才擊落的那架“海王”,他已經擊落了6架敵機。後來轉入海軍特種兵部隊,當然練過海上躲避噴氣戰機追擊的動作。他的“天眼通”發現了追殺他的印軍的海鷂,立即轉向東方迎著初升的太陽加速俯衝。追蹤的印軍飛行員不但受陽光的照射,而且波光粼粼的海面也在反射陽光,將很難看清塗著眩目塗料的小飛機。
納基姆拉下了護目鏡減弱了刺目的陽光,卻加大了目視跟蹤的難度。他咬緊牙關、瞪大眼睛,為了縮短跟蹤時間,他加速俯衝。可是高度越低,海面反射的陽光越強烈。好容易在1千米的高度把距離拉近到2500米,他剛想不顧一切地射擊,突然隱約的小光點一閃,似乎向北轉了90度。等他確定這一點,就過了半秒鐘,趕緊減速轉向,只有海鷂的強固機體和優良的發動機效能才能擔負起把高速俯衝的戰機轉向90度的任務,巨大的過載還是把他弄得兩眼一黑。等他剛恢復視覺,雷達告警器就發出了尖叫,顯示屏上在機身的後半球有2枚導彈夾擊。在這生死關頭,也不能想別的了。他穩住戰機,拉平直飛。當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