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8名操作指揮人員加4名機組人員,工作環境遠勝於A-50U,休息室內有3張多功能小床可供乘員平躺休息,盥洗室和小餐廳也能滿足需要。可是也暴露了二個大問題。第一是主控電腦的晶片是商用的,系統與外界的資訊通道又多,難以抵擋電腦病毒的侵襲。其次是機載電子、電氣裝置大都採用現成的,對電源的要求五花八門,而且耗電量巨大,原來的伊爾-86的供配電系統根本無法支援,只得增加了一臺專用的發電機,加強了供配電裝置,這又導致空調系統負荷猛增。載機無法滿載燃油升空,留空時間和升限都達不到設計要求。當年E-8C也是無法達到11000米的工作高度,更不用說到達波音707的12600米的升限。專案組遇到了難題。
金龍電池的發明為專案組送來了一柄攻關的利器,然而,這是國家的最高機密不能與俄國人共同繼續開發了。為此與俄國達成協議,雙方各自繼續去改進這套系統,由於是我國承擔了研製的主要費用,俄方是很滿意的。後來俄國的專案組由於缺乏經費並沒有取得進展。我國出資買斷了伊爾-86的生產許可證,並繼續聘請俄國的機體結構方面的專家為專案組工作。
專案組的總設計師謝拓飛得知H-8專案組正在研製電力驅動的AB—60H型反轉可逆槳距螺旋槳,決定採用電動螺旋槳系統作為推進器。因為圖-95的主要引數:最大起飛重量、最大速度、翼展和機長等都與伊爾-86相近。加厚以後的機翼基本上可以放下細長的變頻電機,略微向翼面上隆起一些,下翼面成為一個平面,有利於翼面下的側視雷達的探測。由於飛機上沒有了複雜的渦軸發動機、螺旋槳變槳距裝置、燃油管路、滑油管路、發電機、備用電池等裝置,只需2名機組人員。
當然採用金龍電池最大的好處是大大地簡化了供配電系統,去掉了全部的發電裝置,並換裝了半導體空調系統。大幅度減輕了裝置重量,以80噸的最高階金龍電池,足以取代84噸的燃油,還把巡航時間延長到14小時。由於裝置減重,而且螺旋槳有助於提高升力,滿載的EY-14輕而易舉地飛到了13000米的上空,優質電源還提高了雷達的探測能力。
到2008年2月試飛時,1號樣機上的主控電腦已經全部採用國產的“飛龍I型”晶片和我國標準的網路裝置,徹底杜絕了電腦病毒的攻擊,在軟體人員夜以繼日的苦幹下終於如期把控制軟體全部移植到新的電腦中。試飛極為成功,順利地在13000米的高空巡航,雷達系統的探測距離超出了設計師的估計,可以探測280公里的縱深。還初步測試了我軍早已研製成功的探地雷達,能探測縱深120公里內敵軍12米深處的地下工事。
軍委極為重視這款飛機的生產,它不但戰時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救災時能指揮大範圍內的各路救災大軍,提高救災效率。在中央的支援下,西安飛機廠全力拼搏,終於在5月中旬完成了3架EY-14的生產和除錯任務,及時投入了中印邊境反擊戰。電池充足電能後,搭載2名機組人員,16名操作指揮人員可以在空中工作14小時。機艙內還餘留了相當的空間,今後一旦解決了空中充電的問題,可容納更多的乘員,在空中工作更長的時間。這也是寬體客機的好處。
以強龍I型越野車為載體的地面站也同時研製成功,裝備了前線的集團軍。
“大鳥1號,大鳥1號,天鷹3號呼叫。”在東線的3號空地協同指揮機向辛劍平上校發出呼叫。
“我是大鳥1號,請指示目標。”
“1號目標,101-172方格,1枚爆破榴彈。”指揮機發來了指令,同時把目標引數透過資料鏈發給了辛上校。
辛上校立即下達命令:“103,103,1號目標。”
同時把目標引數傳輸過去。103號是一架H-6D改進型,機翼內側是2枚“紅鳥”,外側是2枚“飛蛇”滑翔炸彈。“飛蛇”有3種戰鬥部:殺傷榴彈、爆破榴彈和穿甲彈。這次的目標是1門隱藏在堅固工事內的榴彈炮。轟炸儀立即把目標引數輸送到一枚飛蛇的控制器中,啟動脫離裝置,炸彈下降後,立即彈開了摺疊式彈翼,開始滑向目標。為了防止彈翼發生故障打不開,領航員始終關注飛機下面不能有我軍的人員和設施,好在這裡十分荒涼,不難做到。
轟炸員張勁松中尉同時向辛上校和3號指揮機報告:“對1號目標發射成功,控制編碼031。”同時把一串用於操縱這枚飛蛇的控制編碼發往指揮機,轉瞬間編碼又被轉送到對應的地面引導車。在前線一輛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