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法,在接踵而來的機炮掃射下,又是一連串的爆轟聲。等到高射炮在雷達和探照燈的指示下發出連串火舌時,賴玉成他們已經完成任務急速升空返航了,那些炮彈在曙光中爆成朵朵禮花,就像是為他們送行。機場的停機坪上,那架滿載燃油的預警機還在不斷爆燃。
印軍在東線的二架預警機在十分鐘內就全部報銷了。再說張少校率領4機直迫LCA,LCA約4000千克。飛機升限15000米,最大速度2。0馬赫。航程3700公里。固定武器為一門俄式GSH…23雙管23毫米口徑航炮,備彈220發。機翼下有6個掛架,最外側掛架可掛兩枚格鬥導彈,原來它只能制導格鬥導彈,現在掛載了蘇制K…3的印度仿製品。後來印度為LCA研製了一種中距空空導彈“阿斯特拉”,該型導彈採用雷達主動制導,可“發射後不管”。
今天遭到了我國殲-10的挑戰,殲-10是我國繼殲-8後研製的一款輕型多用途戰機,在俄國和以色列專家的幫助下,當然也得力於我國強大的航空工業和科技力量,於2001年早於LCA投入現役。殲-10雖稱輕型,但最大起飛重量接近18噸,最大載彈量達8噸都比LCA大得多,火控系統和搭載的空戰導彈都比LCA強,掛載了R-27、R-77中程空空導彈,射程超過80公里,近程格鬥導彈則用巨蟒4型格鬥導彈。這可是中印兩軍的首次空戰,也是新一代中國飛行員的首次實戰。
空戰絕對不僅僅是戰機的比拼,它也是整個作戰系統和戰術的較量。張少校他們自從接收到這款新型的國產戰機,就不斷在為奪取空戰勝利而練。在苦練飛行技術時,為了充分挖掘殲-10的潛力,甚至摔掉過飛機。他們又苦練協同作戰,適應在預警機的指揮下,進行超視距空戰。近年來隨著軍費的急速增加,他們的訓練強度大幅度提高,要知道在接近實戰的演練中每發射一枚新型導彈都意味著大筆金錢化為煙塵。現在這一切都將在實戰中得到檢驗。
印軍的4架LCA是在預警機北部20公里的11000米上空作警戒飛行的。張少校發射反輻射導彈時,他的3名戰友已經同時向它們發射了6枚R77空空導彈,他們並未開啟機載火控雷達,而是接收我軍預警機透過資料鏈傳送來的敵機資訊,灌入R77,然後發射。他們也未去搶佔高度,而是繼續在5000多米的高度逼近印機,只是每隔0。1-0。5秒嚮導彈發出控制指令。他們發射導彈時與印機的距離是50公里,R77的速度是4馬赫。可是印機已經從A-50U傳輸來的資訊發現了張少校他們,按照條令他們立即開加力把LCA加速到2馬赫進行攔截,連預警機也未能發現自下而上急速飛來的這6枚R77,在這種崎嶇的山地,機載雷達的地面雜波非常強烈,對低空小目標的搜尋距離大幅度降低。如此一來,R77與LCA的相對速度達6馬赫,18秒鐘後就可以到達18公里的彈上主動雷達導引的距離。
印軍的小隊長是薩里姆上尉,他是個狂熱的印度教徒,非常喜歡國產的LCA,在技術上可是下了苦功的,得到過總統的嘉獎。他們的戰機上掛載了2枚印製的K-3格鬥導彈,由於長時間巡航的需要掛載了2個副油箱,因此只能再掛載2枚國產的“阿斯特拉”中程空空導彈。雖說是中程可只有40公里的射程,而且不能根據預警機的資訊來控制。薩里姆一接到預警機的報警,立即命令扔掉副油箱,根據預警機的資訊,轉向來襲的敵機,並立即開加力從高空壓下來。LCA的火控雷達對殲-10的探測距離本來有120公里,可是在藏南山區下視時,急速地降到40公里,而要鎖定目標則還得往前5公里。一開始雙方相距50公里,由於我機未開加力,速度在高亞音速,相對速度是3馬赫,約需要17秒才能接近到35公里。一到35公里處,他們立即減速到0。9馬赫,準備發射“阿斯特拉”,一聲令下他們以交叉攻擊的方式每人發射了2枚,向敵機飛馳而去。看著導彈後面羽狀尾焰,薩里姆露出了得意的微笑,對方似乎並未檢測到他們的鎖定雷達波仍在直線向他們逼近,於是指揮隊員認真地導引導彈,因為“阿斯特拉”的主動雷達的作用距離受地面雜波的影響,至多隻有15公里。導彈的速度是4馬赫,敵機的速度約1馬赫,因此接近的速度約為1500米/秒,要引導它們飛行20公里需要13-14秒。可惜他們沒有這麼多時間了。
當他們一啟動火控雷達,殲-10上的“天眼通”雷達告警接收機就開始源源不絕地得到LCA的資訊,“天眼通”已經具有EMS的功能,不但能從接收到的雷達波中分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