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航母的艦首和艦尾,分別裝有二部CSA…N…4導彈垂直髮射器,它由6×2個位於下甲板上的垂直髮射井組成,每個發射井內裝8枚CSA…N…4艦空導彈,其中2×2個發射井還可發射射程為18公里的CSS…N…1反潛導彈,火力極強。同時,艦上還裝有4座四聯裝反艦導彈發射器,在艦首CSA-N-4垂直導彈發射器之前,並排有四聯裝C-803II,四聯裝SS-N-22A“白蛉”艦對艦導彈發射器各一座。前者的射程加大到85公里,彈頭使用防雷達波塗料;後者射程超過160公里,具超音速掠海飛行能力,而且兩者使用多種末端制導方式,SS-N-22的末端制導雷達在距離目標5-7公里的時候才開機,除採用主動雷達模式外,還可根據目標的雷達輻射採用全被動和主/被動雷達的組合導引方式。3M82導彈在距目標最後幾公里時可以10-15G過載進行蛇形機動,進一步提高對抗艦載導彈防禦武器系統的能力。
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目前還沒有有效對付這種導彈的防禦系統和手段,因此3M82被稱為‘宙斯盾剋星‘。此外,航母還裝有多部主/被動電子干擾機,雷達告警系統,紅外曳光彈,箔片誘餌彈發射器,衛星導航,通訊系統,各式戰術資料鏈,37毫米雙管速射火炮等。
艦上標準人員配備1980人,可謂集俄,中,歐美之先進技術於一身。
就在上海滬東造船廠即將開工建造時,卻在人代會的年度財政預算中遭到否決。理由很簡單有力,國家化那麼多錢建造的航母採用蒸汽動力、噸位又偏小,技術落後而且沒有可擴充套件的餘地,達不到預定的目標。
雖然當時給海軍以很大的打擊,但是卻換來了“安徽”號的巨大進步。設計人員並沒有灰心,強烈的責任感驅使他們再次拼搏。軍方重金聘請了俄國的設計師參與了結構部分的設計。
再闖雄關
首先確定航母叢集的核心是一艘中型的核動力航空母艦,基本瞄準法國“戴高樂”號的指標;配置一艘直升機航母,對外堅持以航母輔助艦相稱,以英國的“海洋”號為樣板。這樣一來叢集將擁有40架以上的艦載機和30架直升機,打擊力量就相當可觀。
護衛艦隊以二艘俄製“現代”級導彈驅逐艦,6艘“旅滬”級導彈驅逐艦和2艘“江衛”級導彈護衛艦為主組成,這些護衛艦艇的設計將進行適當的改變,主要是去除直升機機庫,用作安裝防空和反艦導彈的垂直髮射井,大幅度提高艦隊的防空和反艦力量;直升機的停機坪則保留,以擴大直升機的執勤範圍,直升機的保養維護則由補給艦負責。考慮到我國的反潛直升機和反潛巡邏機的能力較弱,而潛艇是我軍的強項,叢集將配置2艘攻擊核潛艇和2艘俄製“基洛”級潛艇加強水下反潛力量。另外配置4艘改良型海南級艦隊反潛護衛艇,其滿載排水量四百九十噸,最高航速二十八節,最大航程三千三百多公里。在潛艇探測、反潛作戰和對空防禦等方面有相當的實力。
在原來國產2萬5千噸級的補給艦的基礎上,放大設計一艘全新的4萬5千噸級的補給艦,除了承擔彈藥、給養、維修件的補給,直升機的維修外,將充分考慮醫護、療養、娛樂等功能,以適應海上長期巡弋的需要。另外配置一艘大型油船供應航空燃油和艦艇用油。
最大的難點還是艦載預警機和艦載反潛巡邏機,以俄製的卡-31預警直升機作近程預警。它採用平板式相控陣雷達,能搜尋和識別100-150公里範圍內的空中目標,能跟蹤20個空中目標,能發現250公里內的水面目標。有無線資料通道可向航母傳送圖象資訊。A-50U配合伊爾-78加油機在南海海域可以擔負艦隊的遠端預警。今後將研製自己的艦載預警機。以“水轟-5”水上飛機為基礎加以發展,作為艦隊遠端反潛力量。另一方面爭取從俄國引進“無畏”級反潛導彈驅逐艦。這些都是應急措施,裝備部的研究人員繼續迎接挑戰。
航母叢集的主體-航母的設計作了較大的改進:動力系統決定採用核-電推進這一全新的方案,當年美國的第一艘大型核動力航母“企業”號,配置了8座壓水堆,1989年動工的法國“戴高樂”中型航母則採用了二座核潛艇用的反應堆,我國此時已經成功地掌握了核潛艇用的高溫氣冷反應堆的技術,已經安裝在“周級”核潛艇上。效能接近俄國的KPT-6型的一體化自然迴圈反應堆的水平。“安徽”號航母將配置三座高溫氣冷反應堆,由於採用核-電推進方式,反應堆的佈置比較自由,而且航母的空間和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