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決了這個問題。一個軍用無線手機才700克,充足電的金龍電池保證它有100小時的通話時間,必要時可以有很大的發射功率以抗干擾。其中的每塊晶片都有序列號,在把語音轉換成數碼並加以壓縮後,再加上特定的密碼把數碼偏移才傳送到基站,交換機去除偏移碼,然後加上接收端話機的專用偏移碼送出。接收方則去除偏移碼就可以把數碼還原成語音。這些語音通路也可以支援低速的資料交換。當然僅有手機是不夠的,還有一個關鍵裝置就是基站和交換機。在自己控制的地域自然可以建造地面基站並設定交換機,在交戰區和敵後就無法建立地面基站了。那就要靠通訊衛星和“飛天”高空交換站了。
同步通訊衛星當然是很好的轉播平臺,可是代價很高,對地面裝置的發射功率要求很大,還得使用碟形天線。美國人在二十世紀末的投入商業營運的“銥星”系統是依靠66顆在近地低軌道執行的衛星實現全球無線手持電話通訊。這些衛星既是收發的基站,相互之間在星上就可實現交換。我國曾經租用了一些手機作為民用,也是建有銥星系統的地面接入站的國家。我軍很重視這一系統的構思,但不可能在軍事上加以利用。金龍電池發明後,通訊兵部研製了軍用型的低軌道通訊衛星系統,它的作用範圍限制在南北緯50度之間,由於金龍電池的支援手機的功率可以加大,所以衛星的軌道比銥星的略高。只要26顆衛星就可以保證地面使用者24小時能加以利用,所以命名為“鐵星系統”,可以支援4000個手機使用者同時使用,當然也可以作為低速資料通路。後來這些資源大都是給深入敵後的突擊隊使用。
自衛反擊戰中無線中繼站的主力是“飛天”超高空無人機,它在25000米的高空足以為方圓60公里的一個集團軍的2000臺手機和2000路高速資料通路提供中繼交換服務。前線對“飛天”的需求量極大,戰爭一爆發中央已經把僅有的8架全部調到作戰區域,7架執勤,1架在地面備用,但仍不能滿足需要。而且抽調了民用的“飛天”,雖然得到了使用者的理解,終究影響了他們的工作。所以軍委指令把“飛天”無人機的生產和改進作為裝備部的“頭號”工程來抓。
直到6月底“鈉鎂合金”投入生產,而且研製出了它的加工工藝,特別是“表面活化焊接工藝”,“飛天”專案組首先得到了這種神奇的超輕超高強材料。在原有的生產線全力生產“飛天”的同時,把原來準備的第二條生產線改造為新設計的“飛天-II”的生產線。“飛天-II”的執勤高度提高到28000-30000米,因此可以更靠近前沿,敵軍的防空導彈和戰機難以對它發起攻擊,基本服務距離可延伸到80公里;它搭載的中繼裝置功能也得到了加強,不但服務的手機數提高到4000個,高速資料通路仍為2000路,而且1架可以至多與另外3架進行鏈路交換。到7月底第一架樣機升空,完全達到了設計指標。到8月底4架“飛天-II”投入前線才緩解了前線無線通訊線路的緊張狀況,一批“飛天”也回到了民用部門。自衛反擊戰最激烈的時候有12架“飛天”在空中執勤基本滿足了作戰部隊的需要。
“飛天”的高速無線資料通路大多數是給電子戰部研製的“嚮導”軍用電腦使用,這是一件很實用的裝備。它全重是3公斤,主機可以掛在戰士的腰帶上。手持裝置僅400克,它是一臺GPS衛星定位儀,12厘米顯示屏在主機的支援下可以在電子地圖的背景上顯示持有者的位置;它有高速無線聯網能力與戰區戰術網路連線,既可接收上級的指令,從指定的伺服器中查詢需要的資訊,也可把持有者的位置報告給上級。它透過通用介面可以與行動式鐳射測距儀、晝/夜電視攝像機、微型雷達、熱成象儀等裝置連線,直接把目標資訊傳輸到上級指揮所、炮兵火控系統、戰機火控系統等處。當然它也可以同時作為無線IP電話使用。它也裝有自毀線路,一旦落入敵軍手中,總部一個指令就可以把自身的資訊和電子線路全部銷燬。
總裝備部經過極大的努力,自衛戰初期為每個排配置了一臺“嚮導”電腦,在後期則為前線的部隊配置到了班。戰後的軍事條令規定所有野戰軍的每個班都要配置1臺“嚮導”電腦,雖然不能像美軍那麼闊氣做到“單兵數字化”,但已擁有了經過實戰考驗的“班數字化”裝備,也是相當可觀的成就了。戰後軍事專家透過對大量戰例的分析得出結論,由於前線部隊大量裝備了這些先進的通訊裝備,使師的作戰能力提高了55%,總裝備費用僅增加了7%。至於執行費用更不能與增加這麼多戰士的開支相比。高科技對軍力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