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方將士的軍心。”
“朕還當是什麼事呢。國會的議員以及內閣的大臣並不一定懂軍事,但他們卻要為朝廷的每一分花費負責。而卿等在前方作戰自然有自己的計劃,既然如此那也只有朕這邊出面調停了。”孫露說到這裡又頗有感觸地補充道:“不過這樣下去也不是長久之計。依朕看來軍部那邊還是應該成立個衙門派出發言人專門負責向公眾解釋軍隊的作戰情況。總不成每次都讓前方作戰的將帥一邊指揮作戰,一邊同後方舌戰吧,那還不把人給累死。”
“陛下聖明,確實很累。”夏完淳接下了女皇的玩笑。不過這倒真是他的切身感受。要知道無論是面對兇殘的羅剎人,還是狡猾的土匪鬍子,夏完淳都不曾頭痛過。可面對來自京師的責難他卻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熟讀史書的他十分清楚作為一個武將倘或被後方的文官所垢弊,那你就算立下天大的功勞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試想像夏完淳這般出身書香世家投筆從戎的儒將尚且如此,那些粗通文墨的軍官豈非是“大兵遇秀才有理說不清”。因此女皇的這項建議可謂是說到了夏完淳的心坎裡。那些文官和議員不是喜歡辯論嗎。那軍部就乾脆成立一個衙門專門同這此人論理。反正中華朝的軍部人才濟濟。真要認真辨駁起來還不知是誰辯得過誰呢。
眼見夏完淳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孫露卻在心中偷笑了起來。卻見她表面不動聲色地說道:“不過這種工作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勝任的啊。此人既要懂得軍事,又要文采飛揚,當然若是家世淵博且能在士林中享有盛名那就再好不過了。”
夏完淳起先還聽得連連點頭,但當他聽到“文采飛揚”、“家世淵博”、“士林”等幾個詞語,那張英俊的臉龐立即就綠了下來。這怎麼聽都像是在說自己嘛。雖說這些年的戎馬生涯讓夏完淳褪去了不少文人的浮躁,但對自己的學識他還是有那麼一點點自負的。試想自己當初好歹也是7歲出詩集、14歲中進士的江南神童,其父夏允彝也是江左名家。如果沒有甲申之變的話,夏完淳的人生完全會是另一副模樣。不過這會兒可不是標榜文采的時候。現在的夏完淳根本不願意去同那些議員打交道,更沒興趣去做什麼發言人。這不,在腦中飛快地盤算了一番後他立即就找到了合適的替代者。
“陛下,參謀府的林若寒乃是我朝頭科進士,在軍部素以通古博今、文辭華麗而聞名,應該是個不錯的人選。”“可惜身無戰功無法服眾。”“那黃元帥的二公子黃斐呢,黃上校,出身世家,自幼便隨父親南征北戰立下過赫赫戰功。”“黃斐的脾氣躁了些,不適合出面同國會打交道。”……
夏完淳一連推薦了好必位合適人選卻被女皇一一否決。無奈之下,他只得眼巴巴地望著女皇希望自己剛才只是胡思亂想。而孫露這會兒卻忽然話鋒一轉道:“那夏卿如何看待我朝現在的陸軍?”
被女皇跳躍式思維弄得有些迷糊的夏完淳遲疑了一下後回答道:“回陛下,我朝如今威甲天下,四夷臣服。特別是火槍、火炮的發明使得中原的軍隊不再畏懼於塞外遊牧民族的威脅。當然距離和氣候上的因素也讓帝國很難再繼續動用大軍開疆拓土。不過就算是如此,帝國在陸地上的威脅依然存在。這些威脅並非是指某一個具體的國家或是具體的民族,而是指帝國的本身。眾所周知我中華是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不僅西北東北的民風彪悍而又不羈,就算是在中原千百年來宗族間的私鬥也從未停歇過。在此次的東北匪患之中就有不少是宗族、同鄉會之間的械鬥。一旦帝國內部出現問題總免不了會有外敵窺探,所以只要帝國一天不排除陸上威脅,保有常備駐軍就是必要的。”
夏完淳回答得十分謹慎,前面半段話幾乎是現下一些士大夫的老生常談,之後一段則是他為陸軍做的小小辯護。中華帝國的強盛使一些人產生了盲目樂觀的心理。這也難怪,在中國歷史上歷來大亂之後必是大治。特別是在消除了遊牧民族威脅的情況下,人們頭一個想到的往往是裁軍恤民。畢竟無論是在戰時還是在平時保養一支常備陸軍都是極其耗費錢糧的一樁事情,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無不處心積慮地想過各種各樣既可保留常備兵力又可少耗費甚至不耗費錢糧的辦法。這其中做得最為徹底的當屬朱元璋了。不過朱皇帝雖號稱養百萬兵不費一文錢,但實際效果是軍隊整體戰鬥力的直線下降。最終還是繞回了募兵這條老路上來。畢竟既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這種事是違反自然規律的。而中華帝國目前在陸上的兵力雖不及前朝號稱百萬之眾,卻也將近有五十萬的常備駐軍。不過這五十萬駐軍卻並非前朝那般靠屯耕自給自足的軍戶,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