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裡一陣酸楚,抄近道先行回到了花滿樓。來不及敷衍月娘兩句,便趕往李景隆處。他一見我便說,“我果然聽說王爺趕來了!怎麼,你勸回去了嗎?”
我冷笑一聲,“哪裡是我勸回去的?”
“此話怎講?”
我便把新的錦衣衛指揮使宋忠帶著上千人馬將朱棣逼回北平的事告訴了李景隆,他一聽見,也是臉色慘白,“世子們都來了?”
“恩。”
“皇上應該不會對嫡親的堂兄弟怎麼樣吧?”李景隆試探著問道,他的語氣明明說明了他也擔心著。
“你說呢?”我煩躁的說道,“咱們都能看出來的端倪,怎麼王爺這樣的人,會在這種時候這麼糊塗?!”
李景隆搖搖頭道,“新帝這手算盤打得實在是好啊,先是扔出遺詔來給諸位王爺。王爺們回來奔喪是違抗遺詔,視為不孝,諸王們不回來奔喪,有違常倫,依舊是不孝。王爺除了把世子送來,別無他法。”
第179章。83。營救〔1〕
李景隆平日裡雖然並不關心政事,如今幾句簡簡單單的話卻把朱棣以及其他藩王的處境說的清清楚楚。我也明白他說的有道理,只得長嘆幾口氣。“少不得你最近多多道皇上面前走動走動,打聽打聽世子們的訊息,也好傳回去給王爺,叫他放心。”
“這個自然的。”李景隆也是無奈。
此時朱元璋駕崩不過月餘,朝野上下對於新上任的這個皇帝朱允炆並不十分了解,可以說他是帶著幾分神秘的。再加上他從朱元璋一駕崩,便開始用實際行動向滿朝文武宣佈著:從前藩王得勢的時期已經過去了,現在一切都是皇帝說了算。
所以從京城乃至各州縣,對這個年輕的新皇帝還未接觸,便已經存了一份敬畏之心。
只是眾人都不知朱允炆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什麼。藩王鼎立,於朱元璋的時代是江山固若金湯的表現,於他來說,卻是四面楚歌的處境。這些藩王都是朱元璋的好兒子,卻當不了朱允炆的好叔叔。
現在朱允炆面對的一共有二十四個叔叔藩王和一個堂兄藩王,這些藩王有自己的王府和軍隊,每個人手上都有五六萬人的軍隊。這些軍隊,在朱元璋手上便是對付外敵的利刃,在朱允炆面前便是反他的武器。
而這二十五個藩王之中,另有九個更有不同,他們因為身負守衛邊境的任務,手上的兵力在朱元璋的預設之下發展的更為強大,從東北到西北分別是遼王、寧王、燕王、谷王、代王、晉王、秦王、慶王和肅王。
這些現在朱允炆的眼裡,全部都是眼中釘肉中刺,一日不剷除,大明江山社稷和自己這一頂皇冠一日便在水深火熱之中。
這一日我正在花滿樓中閒坐,與月娘聊天,李景隆突然著慌著趕來,我見他滿臉通紅,似有急事,便跟著他走到外面問他所為何故,李景隆滿腹心事的樣子,道,“皇上今日召我入宮,你猜所為何事?”
我搖搖頭,“你們朝堂上的事,我怎麼猜得出來?”
李景隆像是吃了黃連一般,苦不堪言道,“皇上派我去抓周王。”
我大吃一驚,“這是為什麼?周王犯了什麼事?”
“什麼事都沒沒有,說是新帝登基,周王在周王府中大放厥詞,不滿新帝。現在皇上下令將周王一家都帶回京城問罪。”李景隆可憐巴巴的看向了我,“這事我怎麼跟燕王交代?”
我明白李景隆的難處,周王朱橚乃是朱棣的同母兄弟,朱允炆第一個便對他下手,其實是想剪斷朱棣的羽翼。“新帝下令,你還能抗旨嗎?”我儘管望著這一條已經靜寂的長街,淡淡的說道。
李景隆道,“你的意思是,我只能去按照皇上的旨意辦事了?”
“你也沒有別的選擇。”
李景隆沉吟不語,良久才道,“他日我若也這樣觸怒龍顏,我的三個孩子還望你……”
我連連跺腳,“呸呸呸,別瞎說,你的路子順著呢,別連累三個孩子。”
不出半月,李景隆便帶著人馬從河南把周王一家帶回,朱允炆聽了齊泰的建議,將周王直接貶為平民,遣送至滇南,永生不得離開滇南。李景隆為此十分難過,覺得無顏再面對朱棣,我只得安慰他朱棣一定能分清是非。
周王一家被遣送出城不過三日,李景隆又來找我,這次他的神色可比朱允炆派他去抓周王的時候要緊急得多,我也嚇了一跳,“怎麼了?”
“皇上把燕王府三位世子全部軟禁了!”李景隆慌忙說道。我舒了一口氣,這事早已在我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