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賭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候去陪伴九泉之下的老上司和老戰友們了。
“將軍百戰死”,或者這是比老死或者病死在臥榻之上更好的歸宿,張?默默地接受了司馬懿這個要命的安排。
這些當然是黃志設身處地替張?所想,雖然未必完全正確,但想來差別也不大。雖然本質上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但是在這過去八週的夢境當中,他也經歷了大大小小數十場戰役,完全夠資格自稱老兵或者老將,自然能夠體會到這位老夥計心中所想。
他長嘆了一口氣,起身開啟帳篷的幕布,看著天地間那一片無盡的迷朦,那鋪天蓋地的雨絲如泣如訴。東西綿延數千裡,南北縱深數百里的巍峨秦嶺,這會兒每一條溝壑都如同在淌著老兵們的血,每一道山樑都如同在流著親人們的淚,向北、向南,灌注入黃河、長江。
黃志不知道為何自己會有這樣的情緒,但是自從得知張?戰死木門道背後可能存在的真相,他真是發自內心的覺得很鬱悒不已。
作為一個三國迷,他儘管也廣泛地涉獵了《裴注三國志》、《漢晉春秋》、《華陽國志》、《晉書》等一系列記載了這段時期的史冊,也沉醉於這段人才輩出、群雄並起的大時代,但終究只是從表層去看待一場場戰役,遠不如司馬富強那般專業地深入進去。
相比於在《三國演義》中被過分神話了的諸葛亮,黃志更加欣賞堅忍的司馬懿。
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裴注三國志》裡都說死諸葛嚇走活仲達,但本質上卻是司馬懿的勝利,以貶低司馬懿的方式來表達,只不過是著書人本身的立場緣故。
《三國演義》自不用說,這只是一部把諸葛亮過分神話的於考證歷史幾乎沒有任何意義。且羅貫中是以蜀漢為正宗,刻意地貶低曹魏陣營,自然不會對司馬懿有什麼公正的評價。
而《三國志》成書於晉初,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作者陳壽本身為晉朝官員,自然是不敢對先帝做任何的評價,所以《三國志》裡並沒有關於司馬懿的篇章,直到唐朝編撰的《晉書》之中才正式出現了《宣帝紀》。同時為了鼓吹宣帝的豐功偉績,只能是將其宿敵諸葛亮一味地捧高,才能彰顯司馬懿的軍事才能。
就因為這樣,在東晉滅亡之後,南朝宋文帝令裴松之為陳壽過於簡練的《三國志》補註。裴松之自然是不能歌頌前朝皇帝,所以便利用《三國志》裡沒有《宣帝紀》的缺失,進一步追捧諸葛亮而貶低司馬懿。
從正史的角度來看,不管諸葛亮在區域性作戰的指揮能力上如何令司馬懿忌憚,事實都是司馬懿連續指揮曹魏西線大軍打退了他第四和第五次北伐。也就是說,司馬懿在戰略層面上取得了勝利。
而諸葛亮最後這兩次北伐的失敗,雖然看似沒有難看的敗績,但卻將蜀漢多年積蓄起來的國力消耗殆盡,直到其死後近十年之久才逐漸恢復。
由此可以看出,司馬懿的“穩”並非是怕了諸葛亮,實在是看出蜀漢戰線拖得太長,只要是用僵持戰術就能將對方活活拖垮,又何必讓曹魏的將士們白白去浴血奮戰。
所以第四次北伐,也就是東海隊夢中人現在所在的戰役,戰前準備不夠充分的諸葛亮正在面臨著糧荒的問題。時值六月,整個秦嶺及其以南都下著瓢潑大雨,山道多被水淹,蜀漢後方的李嚴無法把糧草運來祁山前線。
迫於斷糧的危機,諸葛亮只好暫時放緩對祁山的圍攻,而親自帶軍一支來到位於隴西天水郡的魏軍產糧地上?搶奪未收成的小麥。上?守將郭淮和費曜主動出擊,卻被他擊敗,但是卻為隨後趕來的司馬懿大軍爭取了時間,終於逼退了諸葛亮的搶糧軍。
諸葛亮雖然搶收了一部分的生麥,但終究是不夠用的,接下來唯有退軍一途,這便是第四次北伐的大背景。
就在黃志倚在軍帳門口發呆時,一名身穿蓑衣的傳令兵小跑著過來,向他傳達了大將軍司馬懿的召集令。
經過和傳令兵的短暫問詢,司馬富強得知東海隊進入第四次北伐的時間點就在上?之戰結束之後,那麼接下來就將是張?身隕的木門道之戰。
黃志聞言臉色更是難看了幾分,現在看起來,夢中人根本是趕著時間點來給老戰友送終的,實在無法讓人開心。
在隊長的勸說下,情緒低落的黃志才披上蓑衣,跟著傳令兵去往徵西大軍的中軍大營。由於前段時間利用“三國夢境卡”去往217年的鄴城與老祖宗見上一面,司馬富強也在司馬懿的召集之列。
等到二人趕到大帳時,裡面已經匯聚了好些個魏軍的將領,除了司馬懿和張?是老熟人之外,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