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奇送來的五萬青州兵,張遼早已接到。但考慮到受袁紹的邀請,烏桓,鮮卑等部族正集結在幷州的北線,防止自己趁袁紹南下時發兵攻擊他的後路。張遼決定,反正王奇已經准許他動手,乾脆在訓練完那五萬青州兵前,先將北面的問題處理好。
將青州兵交給高順,自己則是帶上三萬步卒,五千雜牌騎兵和一萬五千精銳騎兵。出發去雁門等地,迎擊異族部隊。
其實,此時的烏桓,鮮卑等部,雖然接到了袁紹的邀請來牽制張遼,但他們並沒想過真的要和張遼打。以張遼在異族中的威名,他們根本不敢正面和他動手。這次只是礙於臉面,不得不到雁門關外。隨行時還帶了大量的牛馬來放牧,即使張遼真動手襲擊袁紹後路,他們也只會在原地觀看,不敢對張遼採取行動。
張遼讓三萬步卒和五千雜牌騎兵打自己的旗號,大張旗鼓的慢慢行軍,自己則是帶了一萬五千精銳騎兵,一路掩藏行跡,快速向鮮卑烏桓的聯軍所在地進發。
出雁門本來是匈奴的領地,單于庭就在雁門郡外,自從張遼擊敗須卜骨都侯後,於夫羅呼廚泉就根據張遼的意思,將匈奴或南遷,或西遷了。此地一段時間沒人放牧,現在水草豐美,正適合鮮卑和烏桓的人馬駐紮。
出了代縣沒多久,就剩下前往草原前,由大漢管理的最後一道關卡了。
漢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將軍蘇意率軍屯守勾注,據險設卡,以防匈奴。這關卡就建在勾(句)注山上,關卡東有紫荊、倒馬之險,西有寧武、偏頭之固,北通大同,南達太原,為南北交通要衝,與勾注山共同為幷州北部的屏垣,後世人稱“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
張遼將匈奴內遷後,為了防止再有異族經過匈奴的地盤南下,一直極為重視這個關卡的建設,現在已經將這個簡易的關卡建設成了一個大型的城寨型關隘。在請示王奇後,已經正式將這個關隘命名為了雁門關。裡面既有千餘守軍,還有大量漢族和匈奴的牧民,來往內地和草原上的商旅也經常在這裡休息。
其實有這座關隘擋著,就算張遼南下,鮮卑和烏桓也不可能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