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肥肉,誰要反對就名正言順地踢出去剝奪他吃肉的權力,拿這塊肉吊著他們,不怕他們鼓譟。”張與之顯然謀劃此事已久,對皇帝的發問已是早有後招。“這樣在運河修完之前,朝廷至少可以加稅十年。十年之後大家都習慣了,或許這事大家就都忘了。就是有人記起,朝廷也可以用運河使用稅的名義繼續徵收。若是有人質疑,或是反對,陛下儘可以把這事安到老臣的頭上,說是老臣的主意。老臣今年已年過七旬,十年之後怕是已經入土,若是能以區區罵名達到加稅的目的,也算是老臣對陛下的最後一點貢獻。”
張與之最後一番動情的剖白,讓端坐在龍椅上的榮漢皇帝也是大為感動。看著自己這位倚為肱骨之臣的老人已是滿頭白髮,榮仕玟也是唏噓不已,這位帝國右相可以說是一手締造了自己的輝煌,而如今已是遲暮之年的他依舊為自己的帝國嘔心瀝血,甚至連死了都想著為這個國家盡最後一點力量。
榮仕玟走了下來,拍了拍張與之微微有些佝僂的後背,發自內心地說道:“與之啊,朕真是全虧了有你啊。你也不要太操勞了,推薦幾個年輕人上來幫你分擔一點事情吧,你拿個主意,讓下面人去做就好了。你可別累壞了自己的身體啊,朕和騏兒以後還要多多依仗你呢。”榮仕玟口中的榮佖騏是他的大兒子,也是太子,張與之還是榮佖騏的老師,所以榮仕玟由此一說。
面對皇帝如此的厚愛,張與之慌忙跪下想謝恩,榮仕玟一把拉起他,吩咐宮內太監擺上午宴,和張與之一道用膳。
“張愛卿,你看朝中上下,有何人可接班於你啊?”雖然是午膳,但也是皇上和臣子交流的一個時間,沒有什麼食不語的規矩。
張與之本來就沒把心思放在面前的食物上,一聽皇帝問話,他連忙放下筷子,坐直身子,恭敬地答道:“陛下,朝中能臣甚多,戶部尚書藺廉忠頗有才幹,而且勤於政事,為人清廉,是可以接替我的人選;剛剛升任禮部尚書的周孝銘性情厚重,做事得體,也是一個好的人選;再有就是樞密院的主事令浩倡,也是個可以值得託付的人選。”
“你說的都是守成之輩,朝廷無事他們自然可以升任你的位置,可是朕若是也和你一起走了,他們能守住騏兒的位置嗎?”看見張與之嚇得滿臉發白,又要跪下磕頭,榮仕玟擺擺手示意他不必如此驚慌,等他重新落座了才繼續說道:“朕也五十多了,人說五十而知天命,朕對自己的命也知道的差不多了。這些年朕疏於鍛鍊,又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彎弓射箭,縱馬疆場的馬上皇帝了。這兩年朕的身體明顯大不如前,列位先祖皇帝中能活到六十多歲的已是高壽,朕心中自知,怕是最多也只有十年壽命了。”
“陛下,還請您保重身體啊,老臣死了無礙國器,可您身系萬民,不可有失啊。”張與之聽了榮仕玟的話又開始跪下磕頭了。
“愛卿請坐吧,朕又不是馬上要死了。只是騏兒性情溫厚,謙恭有禮,他這樣的謙謙公子當個禮部尚書還行,要當皇帝還是太難啊。你說的幾個人,藺廉忠雖有才幹,卻是過於膽小,堂堂一個尚書連張大額銀票都不敢收,做事未免太小心;周孝銘年少老成,富有才幹,但經歷的大事太少,閱歷和見識都不夠,暫時還當不得宰相一職;至於令浩倡這個人,脾氣過於火爆,性子太急,城府不夠,治大國若烹小鮮,他頂多去兵部當個尚書,當宰相還是差點。”榮仕玟侃侃而談,張與之推薦的幾位年輕俊才竟然都入不得他的法眼。
張與之見皇帝一下把自己推薦的幾個人選都斃掉了,有些羞愧地說道:“陛下目光如炬,微臣識人不明有負陛下重託。”
見張與之老是自責,榮仕玟也是無奈地搖了搖頭:“此事與愛卿無關,你說的幾位都已經是難得的人才了,要不然朕也不會重用他們了,若是他們這幾年能幹出點名堂來,也不負朕對他的破格提拔了。其實我倒不是擔心以後騏兒無人可用,朕是擔心皇后一黨勢大,騏兒最後成了木偶皇帝。”
太子榮仕騏的生母王皇后早逝,後立的韋后一族勢力已經遍及朝野,最明顯的代表就是沒什麼真才實幹卻能當上左相的國舅韋應之,而且韋后給皇室添了一位小皇子,韋氏想讓小皇子榮仕驥取太子而代之的想法不是一天兩天了。而太子的外公老尚書王德清早已去世,幾個兒子官也不大,王老尚書徒有清譽,卻未能給自己的外孫帶來實際的好處。
榮仕玟敲著桌子說道:“我最怕的就是幾大軍團長勢力太大,騏兒上臺管不住他們,之前愛卿改革軍制的一席話甚得吾心,而且朕也應該提早為太子選拔幾個良才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