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何的不一樣,就來了。
牛娃子正準備將人往孫掌櫃引呢,轉頭就看見王況正晃晃悠悠的,腳下的木屐“嗒嗒”響的走了回來,趕忙招呼,又對那人說道:“這就是我跟您老提及的王大郎。”
那人年紀並不大,大約三十來歲,興許是常年做吃食的緣故,長得倒是挺胖,圓圓的臉上,一個紅紅的酒糟鼻很是顯眼,個頭也不高,大約是一米六多些的樣子,腳上的木屐已經有些殘破,但衣服卻是新的。估計是要出門臨時買了穿的,卻是以為腳上沒人注意。但可瞞不過王況後世的眼光,後世有個說法,看男人穿著打扮,只要看一眼鞋子,就能知道他境遇好不好,原因是絕大部分人有錢都是先置辦衣服,然後才是鞋子和腰帶領帶這些小東西,如果鞋是好鞋,那麼說明錢是比較寬裕的。
見王況盯著他的木屐看,那人臉上略略紅了下,有些窘迫,但也很快就緩過來。聽得牛娃子介紹,就卸下揹著的包袱,在地上解了開來,拿出個用布包著的東西遞給王況:“聽說小東家見識廣,我就把這東西帶來給您過過眼,不知道小東家可識得這樣事物?”
又是個痴迷於烹飪的人,王況心想,後世他也見過很多痴迷烹飪的達人,在這些人的眼中,所有的東西都不如烹飪重要。所以,這個人才會一見面,連水都不喝,也不進屋,當場就要和王況交流交流。
接過布包,還沒開啟,從手上感覺出的形狀和重量上,王況就隱約猜到了是什麼東西,心裡不禁大喜,有這樣東西,那很多菜以後都能做了。
見王況還沒開啟布包,臉上就露出了喜色,那人心裡也是一鬆:這小東家怕是知道這東西的來歷,這趟估計沒白來。
你道王況猜的是什麼?王況自來到唐朝後,心裡記掛著的也就是那幾樣東西,一樣是辣椒,一樣是蕃薯,一樣是黃瓜,一樣是大白菜。其他的對王況來說都不是很重要。辣椒不用說可是後世中絕不可少的調味品。蕃薯在烹飪中起的作用也是非常的大,把蕃薯加工做成澱粉就是山粉了,勾欠、嫩肉都少不了它。王況最愛吃的是拍黃瓜,沒黃瓜吃他很不適應。大白菜能做的東西不少,酸菜,醃菜等等。
開啟布包,赫然就是王況所猜的蕃薯,這可真是意外之喜。王況這麼記掛蕃薯為的就是烹飪,至於說什麼推廣開來替代糧食,王況想都不去想,這是根本行不通的事情,哪怕蕃薯產量再高,可是成年人如果一餐吃半斤米的飯會飽的話,那麼他起碼要吃三斤蕃薯才會飽,所以,簡單的從產量上來說是行不通的,如果能替代糧食的話,後世也早就全國改種蕃薯為主了。唐時的糧食產量雖然並不高,每畝也只得大約後世的三百來斤的樣子,但這三百來斤就能抵得上近兩千斤的蕃薯,更何況後世的畝產萬斤的蕃薯那是經過多少代人的訓化改良品種並且精耕細作才得來的,放在唐時,畝產能上兩千斤就已經是老天保佑了。而且蕃薯對土壤的要求也是很嚴格的,還必須得黃泥地才能長得好,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和糧食用地不同的地方,它倒是可以作為糧食的補充,不用佔用耕地,而是種在以前不能種糧食的地裡。
沒想到會在這裡見到蕃薯,王況幾乎要高興得跳起來,本來他還以為要再過幾年等自己有能力了再派人去海外尋訪的。現在有了蕃薯,很多計劃可以提前實現了,不用十年,自己就可以賺的一份大大的家業。
“大叔怎麼稱呼?您這蕃薯可願意轉給我?價錢一定讓您滿意。”
“不敢,不敢,某延平鄺忠,家中排行老大,小東家叫我鄺大就是。原來這事物名叫蕃薯,某原先竟不知,這是某從一個泉州來的商人手中獲得,據說是從嶺南傳來。某隻知其可生吃,可煮食。小東家能叫得出名字,必知這蕃薯的其他做法,可否告知?至於這蕃薯,小東家有用處,便收了就是,某家裡還有些。”這鄺大看來還是識過字的,說話也比較文,否則也不會注重儀表,出門換新衣服了。
“蕃薯吃法其實主要也就是您說的這兩種,此外還可以烤來吃,可以熬粥吃,方法是不拘的,喜歡怎麼吃就怎麼吃好了,還有人會炒了來吃。”後世王況的母親偶爾也會把蕃薯蒸熟了炒辣椒吃,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王況現在還不想把做山粉的想法說出來,當下最重要的是想辦法用這一顆蕃薯繁殖出一大片來,有了產量,才能做出山粉來。
蕃薯繁殖其實很簡單,就放到陰涼處,在適合溫度下,不用多久自己就會發出芽來,到時候,在外面糊上黃泥,芽根部就會長出根來,接著就可以分芽種了。
分割線-----
新人第一次寫書,您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