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 (第3/4頁)
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部下中佔大多數的原新軍士官兵的情緒。
我算是基本同意了他們的提議,普魯士貴族列瓦爾德和貝費恩伯爵兩人擔任副指揮,德紹親王擔任總指揮,施維林與德紹親王的兒子們暫轄菲列特利亞的嫡系部隊。
就這樣,軍隊已經準備完畢,槍炮和彈藥也有了充足的預備,只要選定戰場,便能展開最後的決戰,只是這最後的決戰主動權不在我手上而在卡爾十二手裡,有著波羅的海最強大的艦隊,普魯士王國的那點船在瑞典王國面前根本就是渣渣,卡爾十二幾乎能夠從任何地方登陸,展開對普魯士的進攻。但是一旦過了12月,瑞典人到3月之前,將失去對普魯士發動攻勢的條件。但是在這之後,是先攻取西普魯士,還是進攻東邊的前波美拉尼亞,都各有利弊。在我們還在思考對策之際,維也納的維爾納將東邊俄羅斯對羅馬的戰局傳了過來。
5月,羅馬跟俄羅斯人分別在基輔以東150公里,哈爾科夫以西230的米爾哥羅德,波爾塔瓦,普瑞提這三個相互距離不到100公里的地方分別爆發三次會戰。
首先是米爾哥羅德會戰,齊米斯齊亞大叔以2個二線軍團配合5個炮兵連48門重炮和4個騎兵團共19000人的兵力,阻擊俄羅斯人以名將瓦西里?弗拉基米羅維奇?多爾戈魯基和伯克哈德?克里斯托夫?馮?馬尼克率領的俄軍主力22000人和大約60門重炮。雙方在早上10時到下午2時的4個小時裡,先後投入超過18000人的兵力。瓦倫斯的老子齊米斯齊亞大叔不敵瓦西里和伯克哈德兩人聯手。依靠大炮斷後和騎兵堵截,小敗而退。
從米爾哥羅德到波爾塔瓦長達將近100公里的距離裡,匯合援軍後又人數暴漲的俄軍人數多達5萬人,行軍的路上,俄軍隊伍不免脫節。
斯維雅託斯老漢在波爾塔瓦佈下主力39000人,猛然向前突進20公里,提前爆發決戰,接著分出偏師7000騎兵一支由亞歷山大率領猛然攻向俄軍後方數只正著急趕去前線增援的俄軍,俄軍前軍遭受痛擊,側翼又遭到騎兵突襲。不多時,不少部隊陷入混亂,緊接著退去的齊米斯齊亞大叔又再度殺了回來,一共超過55000的羅馬軍團在波爾塔瓦以北20公里的地方針對40000多俄軍展開混戰。鏖戰一日,俄軍名將瓦西里戰死。俄軍退至普瑞提。休息不過數日,雙方又再次爆發普瑞提會戰。俄軍名將伯克哈德試圖利用後軍的1萬多俄軍收攏敗軍向後退去。前線進攻的羅馬軍團遭到猛烈的阻擊,不料側翼佈置的炮兵陣地遭到亞歷山大率領騎兵發動決死突擊,連破三個炮兵陣地和兩個騎兵反衝鋒,以至於俄軍缺少騎兵和大炮的掩護,在撤退中死傷極高。經過統計,前後三次會戰。俄軍死傷超過6000人,俘虜超過16000,5萬俄軍近半幾乎折損在從基輔到波爾塔瓦的土地上。
同月,斯維雅託斯老漢率領主力2個一線羅馬軍團和3個二線羅馬軍團約35000人。共144門大炮在基輔面對俄軍名將伯克哈德率領的匯合後方援軍以及收攏的敗兵共22000人展開基輔圍攻。
圍攻數月,在一次攻城行動當中,斯維雅託斯老漢受傷退下前線,亞歷山大代由指揮,這時,俄軍名將彼得?拉西率領20000俄軍來解圍,雙方在布羅伐利展開會戰,彼得?拉西兵敗,但由於伯克哈德在城內發動突圍,亞歷山大不能追擊彼得擴大戰果。解圍失敗之後,伯克哈德的堅守持續到9月開門獻城投降,作為交換條件,撤出基輔的俄軍保留武器集體嚮明斯克方面撤退。從10月到現在,俄軍都在明斯克暴兵。據說連俄羅斯女王都帶著王室近衛軍親臨明斯克鼓舞士氣。
維爾納寄來的信上沒寫羅馬的傷亡是多少,我在這邊自然也就無從得知那邊的戰損,不過隨著俄羅斯東線的戰果傳來,俄羅斯人那邊對於普魯士也做出了回應,據快馬來報,俄羅斯那邊已經在12月初派出了一支使者隊伍,預計將在12月中穿過波蘭地區,抵達普魯士王國在紐馬克的邊境,並希望我們安排一支隊伍在那裡迎接。
原來在宮廷就擔任接待職務的加侖伯爵無疑是非常勝任的人選,再決定護衛頭領由德紹親王的小兒子擔任,我們便把這支超過300人步兵的護衛隊派往了邊境。
12月17日,俄羅斯使者隊伍已經進入柏林,先他們一步的快馬將訊息送進了王宮。
在王宮裡的菲列特利亞聽到這個訊息顯得有些侷促不安。
我寬慰道:“淡定一些,你現在是作為一個國家的尊嚴去面見那個所謂的俄羅斯使者。”
莫里斯用著匕首剃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