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說屬性是蠻族,但這些伊伯利亞半島的居民,對文明世界的土木工程並不陌生,築起營地來也是有模有樣,不但設定了崗哨、暗哨,還為馬隊設立了寬敞的出擊口,隨時可衝擊可能渡河的羅馬人。
次日,李必達部沒有任何強渡的表現,李必達讓人以橋頭堡為中核,沿著兩邊的河岸地修築約五羅馬尺高的牆壁,並在牆後敷設弩砲和火箭彈射器,隨後他讓老兵們留守營地,新兵則分成數隊,由經驗豐富的百夫長帶領,沿著河岸斥候,到處勘測有無可強渡的淺瀨。這樣是一舉兩得的,既能讓老兵保持決戰前的精力,也能儘量鍛鍊新兵執行任務的決心和興趣。
這一切,蠻族騎兵也看在眼中,他們也展現了高度的警覺,李必達的斥候隊到什麼地方,他們也在對岸跟到什麼地方,以圖封鎖住李必達軍隊任何方位的奇襲。雙方就這樣來來回回的互相監視,消磨時間,直到加地斯城的受僱人群到來,這批人大約有兩千人左右,悉數是船匠、平民、被釋奴,李必達很小心地讓他們分為四隊,每隔兩刻鐘,才自後門或側門進入一隊進營地,而後便嚴令他們立刻接受基本的隊形操練,並把闊刃劍和盾牌放給他們,許諾給相當的報酬,要求他們跟隨自己行動。
來日,李必達軍隊在橋頭堡和牆壁後面,突然朝對岸發射成群的投石、標槍和火箭,每隔一段時間就猛烈發射一波,蠻族軍的陣地四周硝煙瀰漫,但盧西塔尼亞戰士保持了高度的沉著,他們在營地裡堅守崗位,並分散開來,連人帶馬都在工事後伏低姿勢,準備應付羅馬人渡河強襲。而一批羅馬人也確實舉著盾牌,推著用羊皮囊組成的簡易木筏,開始在橋頭堡附近的淺瀨渡河。
這時,一處木塔上的蠻族哨兵大喊大叫著,他們發現對岸牆壁後,和河谷間突然出現了打著林立旗幟的一支羅馬輕裝遊軍,足有五六個大隊的規模,火速朝著整個河川的上游行軍。
原來,橋頭堡這兒的純屬佯攻,羅馬人準備派人繞到上游某處讓主力渡河,這恰是聲東擊西的計策。
第21章渡河(中)
陣陣雷鳴般的聲音,對岸蠻族營地裡,千餘名騎兵帶著牛尾或馬尾做的旗標,也沿著瓜達幾維河川,和羅馬遊軍平行而走,這支遊軍在哪渡河,就在哪堵截,兩支隊伍就像夾河的兩支蛇,朝著同一方向疾馳。
大約走了十斯塔狄亞的距離後,李必達軍的橋頭堡的弩砲和投射器火力突然更加猛烈起來,火箭和標槍飛舞的軌跡,幾乎能遮蔽整個橋樑的上空,而後在牆壁和山丘後暗藏的四個主力大隊的步兵,舉著旗標和武器立起身子,輕裝推著羊皮囊筏子下了河,在對岸燃燒的火光裡,趟著渾濁的河流,猛然朝對岸已經空虛的蠻族營地殺去。而一個大隊的老兵,則列著盾牆,在弩砲掩護下,沿著橋樑正步朝對岸慢慢逼近。
盧西塔尼亞人不過一千五百人上下,他們在看到也足有相當軍力的“大隊羅馬人”,朝河流上游行去,便抽調了主力去堵截,但他們卻被李必達給欺騙了:那所謂的羅馬人,只有縱列的外面兩列是標準的軍團新兵,帶著齊備的頭盔和鎧甲做樣子迷惑的,而裡面的大部分,都是昨天從加地斯臨時召來的非軍事人員,往上游去的“遊軍”,其實只有兩三個百人隊,而真正的主力全被李必達藏在了橋頭堡周圍,待到盧西塔尼亞人防衛出現空虛與破綻後,再一鼓強渡。
營地裡留守的蠻族軍大為驚駭,他們急忙派出傳令兵騎著快馬,叫主力回來協防,但李必達的羊皮囊筏子是很快的,因為其上的兵士全是輕簡裝束,很多人就是短劍加標槍。身著件短衫就衝上去了,他們追求的是速度,當前沿人馬到了對岸灘頭上時,蠻族營地開始拋射石塊和箭矢了,但他們大多是輕裝騎兵,攜帶的裝備有限,所以李必達的部下把羊皮囊筏子翻過來,就形成了道木女牆,還掛著防水的皮革簾,擋住了蠻族人的射擊。上面插著密集的箭羽尾巴,緩緩而穩定往營地方向推進。
當在上游得知營地被襲訊息的蠻族主力騎兵,開始慌張地回頭來救援,但這時羅馬人位於上游的三個百人隊也涉水渡過了淺瀨。
這樣,蠻族的河川防禦被李必達完全突破。幾乎同時,來自土狄坦尼亞宿營地的一支羅馬ala騎兵隊。也聞訊自背後殺來加入戰團。這時的盧西塔尼亞人全都翻上馬背,朝四面八方逃逸而去,他們的馬術霎是精妙,羅馬的騎兵是追趕不上的,李必達帶著頭盔,舉著喀提林鐵手旗標。騎著“貓頭鷹”單騎穿過橋樑,在一片火光裡來到攻佔蠻族河防營地的兵士前,大聲要求:“只有一個大隊進去,收集清點戰利品。所有的按照事先規定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