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3/4頁)
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宗打小報告:魏徵為人處世不拘小節,影響不好。魏徵卻說:君臣應該同心同德,存公道而去私跡。如果都拘泥於小節,國家是興是亡就不好說了。
唐太宗馬上回答:我明白了。
魏徵趁機說:願陛下成全魏徵,做良臣不做忠臣。
太宗很驚異。
他問:忠與良,有區別嗎?
魏徵說:當然。忠臣是隻管提意見,不考慮對方能不能接受,結果自己丟了性命,人君也背上惡名,並不可取。正確的做法,是讓君主成為明君,自己成為良臣。
太宗說:很好!
接著他又問:怎樣才能成為明君?
魏徵答:偏聽則暗,兼聽則明。'37'
太宗點頭稱是,於是兩人一起努力。魏徵的原則是:所有的批評和建議都出於公心。技巧和智慧則是:所有正確的決定都歸功於皇帝,包括貞觀年間相對寬鬆的輿論環境和政治局面。他曾當眾回答太宗的表揚說:臣等暢所欲言,全由陛下引導。否則,魏徵又豈敢屢犯龍鱗?'38'
這不是拍馬屁,反倒實事求是。
畢竟,在皇權時代,帝王才是決定性因素。
但即便如此,魏徵也差點就掉腦袋。有一天,唐太宗下朝回宮,氣呼呼地對長孫皇后說:魏徵這傢伙老是當面給朕難看,總有一天朕要殺了這鄉巴佬。
皇后聽了一言不發,換了朝服向太宗禮拜。
太宗大吃一驚,問:皇后這是幹什麼?
長孫皇后回答:臣妾聽說,主明則臣直。如今魏徵這樣耿直,豈非因為陛下是明君,臣妾又豈敢不賀?
這件事當然未必屬實。但長孫皇后在他們兩人之間曾經起著調和作用,是事實。太宗耿耿於懷,魏徵擔著風險,也是事實。於是我們要問:魏徵這樣置生死於度外,除了報答唐太宗的知遇之恩,還要幹什麼?'39'
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魏徵的抱負又是什麼?
建立理想的君主政治,它包括以下內容:
首先,承認人民是君主存在的前提和理由。用唐太宗的話來說,就是“君依於國,國依於民”。因此,可以“以一人治天下”,不能“以天下奉一人”。'40'
其次,強調君主必須有道德,尤其要尊重民眾的生命權和生存權。同樣用太宗的話說,就是“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損害人民利益滿足個人慾望,那是自殺政策。'41'
第三,主張君臣一體,共治天下。唐太宗說,沒有人真能日理萬機。而且就算能,也不能保證不犯錯誤。如果所有的決定都出自一人,那麼,只要一天犯一個錯誤,十天就是十個。日積月累,不亡國又更待何時?'42'
所以,只有君臣同心,天下才可望有治。
民為邦本,君道有德,共治天下,這就叫“理想的君主政治”,是魏徵和太宗的共同追求。
實際上,這也是當時的最佳選擇,甚至是唯一選擇。在我們這樣一個古老而又早熟的農業民族中,以及在這片廣袤而又開闊的農耕土地上,不可能自發地產生民主政治,也不可能自發地產生資本主義。我們只能選擇君主制,並從“三級分權”的邦國制(封建制)走向“中央集權”的帝國制。
在此前提下,開明專制便是理想。
但這絕不能寄希望於某個開明的君主。君主的個人魅力和道德品質都是不可靠的,人治也從來就不是中國傳統政治的主旋律。個人政治的特點是人亡政息,根本不能保證長治久安。因此它只適用於動亂時代(如三國)和雄主時期(如漢武帝),承平之世卻只能靠制度。
◎唐戶部記賬一覽表
年代 州府數 縣數 鄉數 戶數 口數 出處
武德年間 200餘萬 《通典》卷7,《歷代盛衰戶口》
貞觀年間 不滿300 萬 《通典》卷7,《歷代盛衰戶口》
貞觀十三年大簿 358 1,551 《初學記》卷8,《總敘州郡》
永徽元年 3,800,000 《資治通鑑》卷199,《通典》卷84
神龍元年記賬 6,156,141 37,140,000 《資治通鑑》卷208,《唐會要》卷84
開元十四年記賬 7,069,565 41,419,712 《資治通鑑》卷213,《唐會要》卷84
開元二十年戶部計 7,861,236 45,431,265 《舊唐書》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