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4頁)
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1'據統計,唐代設定的羈縻州多達856個,遠遠超過只有358個的普通州,可見此項政策之重要。請參看氣賀澤保規《絢爛的世界帝國:隋唐時代》。
'12'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13'稱唐太宗為“華夷父母”的是鐵勒部的一個豪酋,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三。
'14'南疆、北疆和東疆不是行政區劃,而是習慣稱謂。大體上天山以南為南疆,以北為北疆,以東的哈密和吐魯番地區為東疆。
'15'狹義的西域概念見《漢書·西域傳序》:西域以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其後稍分至五十餘,皆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餘里,南北千餘里。東則接漢,阸以玉門、陽關,西則限以蔥嶺。
'16'請參看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法)勒內·格魯塞《中國的文明》。
'17'玻璃製品很早就傳入了中國,經由路線則有海路和陸路。但可以肯定有一部分是從絲綢之路傳入的,唐人所謂“葡萄美酒夜光杯”即可證明。請參看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
'18'高昌本為軍事基地,西漢宣帝時屯田於車師前部,十六國時建郡。公元460年,柔然立闞伯周為高昌王,是為高昌建國之始,以後歷經闞氏、張氏、馬氏、麴氏四代政權,唐太宗時國王為麴文泰。麴文泰與玄奘法師的故事見《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歸順大唐事在貞觀四年十二月,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三。
'19'以上見新舊《唐書》之《高昌傳》、《侯君集傳》、《阿史那社爾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五。
'20'見《新唐書·焉耆傳》。
'21'唐軍統帥名單見《新唐書·龜茲傳》,行進路線則見《舊唐書·龜茲傳》。現在,庫車縣與獨山子之間有獨庫公路,當年唐軍很可能即沿此線穿過天山。
'22'見《舊唐書·龜茲傳》,並請參看勒內·格魯塞《中國的文明》。
'23'格桑花又稱格桑梅朵,具體為何種植物存在廣泛的爭議。在藏語中,梅朵是花,格桑是美好時光或幸福的意思。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長期以來一直寄託著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雅礱江則是金沙江的最大支流,又名若水、打衝江、小金沙江,藏語稱尼雅曲,意為多魚之水。據說,吐蕃王朝的前身悉補野即興起於雅礱河谷地區。
'24'吐蕃的得名有各種說法。一般都認為,蕃是藏文bod(拉丁字母轉寫,下同)的音譯,為古代藏族的自稱。其來歷可能由於雅礱河谷地區當時為高原農業的中心,稱為蕃域,與卓(bro,牧區)相對應。也有人認為蕃是本(bon,藏族原始宗教)的音轉。吐的含義也有多種解釋,比如山南、上部、大,等等。
'25'見《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民族卷》。又,羊同即藏文zhang zhung的音譯,又譯象雄,見羅廣武《兩唐書吐蕃傳譯註》。
'26'見《新唐書·吐蕃傳》,王忠《新唐書吐蕃傳箋證》。
'27'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閻立本《步輦圖》中,端坐於輿中的是唐太宗,留著濃密鬍鬚面對太宗皇帝的(畫面左起第三人)就是祿東贊。
'28'以上事見新舊《唐書》之《吐蕃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五、一百九十六。另請參看崔瑞德《劍橋中國隋唐史》,(美)白桂思《吐蕃在中亞:中古早期吐蕃、突厥、大食、唐朝爭奪史》,氣賀澤保規《絢爛的世界帝國:隋唐時代》。
'29'見索南堅贊著、劉立千譯註《西藏王統記(吐蕃王朝世系明鑑)》。
'30'請參看氣賀澤保規《絢爛的世界帝國:隋唐時代》。另外,藏文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佛教學者認為是公元七世紀由國王松贊干布派遣藏族語言學家吞彌·桑布扎到北印度學習梵文,回國後引用梵文字母創制的。但雍仲本教學者則認為藏文完全是從象雄文演變而來。
'31'兩次會盟分別在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和唐穆宗長慶元年(821)。此後,唐蕃戰爭宣告結束,他們也都開始日薄西山。
'32'請參看林幹《突厥與回紇史》。
'33'據《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民族卷》。
'34'以下所述無另注者,均見《舊唐書·回紇傳》、《新唐書·回鶻傳》,《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同時請參看林幹《突厥與回紇史》,氣賀澤保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