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蘭巴山口下,有一條通向南北的小路,它是西藏通往尼泊爾和印度古老民間通道。定日能有如此的繁榮,與那條古道有著很大的關係。
據傳說,這些“神”掌管著這一地區的福祉平安大權,對透過這個區域訂有清規戒律。如只允許牛羊透過,不允許馬驢來往,並派一座馬頭狀的岩石山來看守門戶。相傳,凡是高頭大馬透過,必遭雪崩而亡。曾有一個尼泊爾那邊過來的富商為能從此而過,將馬頭安上兩個牛角,結果剛剛過山口就人仰馬翻、滑墜于山下,從此再沒有馬、驢敢從此透過。
這一地區的藏民看到馬和驢,就像看到瘟神,哪裡還敢近前?不過,仍有很多不信邪的外地客商騎著馬來,畢竟騎馬比騎著犛牛,不知道要快多少。但是那些客商知道這裡的規矩,一般都把馬匹留在鎮外的山谷中,絕對沒有人會牽著馬在集市上晃悠。
苗君儒以為董團長他們已經找到了康禮夫,並且在這裡等他,可他轉了大半個城鎮,居然沒有看到幾個漢人,更別說穿軍裝的漢人了。
他從格布所在的那個城堡過來,經過拉孜的時候,打聽到有十幾個漢人士兵往這邊走了,所以才一直追過來。從拉孜那邊往西南方向走,只有一條路可到達定日。和董團長分手的時候,董團長說了在前面等他,就算不在這裡,也應該經過這裡才對呀!
又找了幾個當地人問了一下,得到相同的答案。
苗君儒沒有理由不相信這些憨厚的藏民,令他不解的是,董團長和康禮夫他們是從哪條路過去的,或者還在他的後面?
這一路上,他所見到的都是遊牧的藏民,還有不少頭髮蓬亂、衣衫襤褸的朝聖者,也有牽著犛牛的回民商隊,就不曾見到一個漢人。
董團長和康禮夫他們,會到哪裡去了呢?
他突然想到了什麼,問一個當地藏民:“這兩天有漢人經過嗎?”
那個藏民上下打量了苗君儒一番,說道:“漢人,這幾天有好幾批漢人的商隊經過這裡,好像是從印度那邊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