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賣國賊的真面目,激起了全國人民包括國民黨內主戰人士的一致聲討,致使反蔣勢力不敢輕舉妄動。因此,汪精衛在西南地區建立反蔣政權的陰謀以失敗而告終。這使汪的處境十分孤立。
近衛內閣倒臺,繼任者平沼首相見汪精衛發起和平運動後,西南省份的中國軍政要人並沒有像預計的那樣通電支援汪精衛,因此對汪精衛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產生了懷疑,但他們忘記了日方食言收回撤軍承諾對汪精衛個人威望的打擊。在1939年最初的幾個月裡,日本方面對汪精衛相當冷淡。河內發生汪精衛暗殺事件後,1939年3月22日,日本駐河內總領事館就刺汪一案向日本政府作了詳細報告。因為汪精衛畢竟是響應日方的和平號召才到河內的,日本政府內原來極力主張招降汪精衛的日軍參謀本部中國課課長影佐禎昭等人四處遊說,向當局施壓,日方召開了首相、陸相、海相、外相及藏相參加的“五相會議”,研究決定派遣影佐禎昭、犬養健等人前往河內營救汪精衛,幫助汪精衛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1939年3月25日晚,汪精衛一行登上了租借的法國貨輪“馮·福林哈芬”號,後轉移到了日本貨輪“北光丸”上,於5月6日抵達上海。同月,汪精衛赴東京,與日本首相平沼哄騏一郎會談,乞求建立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