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方不語,說著就擠到人群外跑到了李權面前,“李大人您沒事兒真是太好了,大夥兒別急,有李大人在,咱們都要聽李大人的。”
難民們正直無助的時候,縣太爺就是他們的天,縣太爺能站出來主持大局無疑是最好的結局。所有人都熱切地看著李權。
李權的出現讓緊張的氣氛得以緩解,李權表情沉重,沒時間抱怨方不語這小子推卸責任,讓百姓讓出一條道來走到貨倉門口。
貨倉門口還有方想說、王剛,以及臨時招來的兩個衙役,王群也在。
這群人為了阻止百姓強行開啟貨倉,把口水都說幹了,跟李權見禮也是有氣無力。
“縣衙就你們這些人了?”
“嗯。”
眾人眼光閃動,李權便明白是怎麼回事兒。沒有再問,走到王群身邊小聲問道:
“現在是什麼情況?”
王群精神不振,鼻上臉上都是灰也顧不上擦:“饑民聚集,妄想開縣衙貨倉。我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之難住。”
李權面帶慍色:“此番天災,全城百姓苦不堪言,此時為何不開倉放糧?”
“大人,這可開不得!”王群表情嚴肅,“貨倉中糧食不多,還不足全城百姓一日之食,若將貨倉開啟,人人都會來搶。到時候怕是會引起暴亂,場面更加難以控制。”
李權緊皺眉頭:“那如何是好?現在這般拖著遲早也會引發暴亂的。”
“貨倉可以開,但不能隨便開啟。”
“此話怎講?”
“咱們要想一個完全的法子。”王群抹著鼻子的沉吟道,“其實王某已有一計,只是等不到大人回來,王某不敢私自做主,還有一些客觀原因限制,讓王某一直躊躇不前。”
“說來聽聽。”
“貨倉糧食有限,肯定不可能照顧到全城百姓。王某所想不過是讓有勞者得。城中情況遠不止有饑民而已,屍體廢墟的處理、城鎮的重建、城鎮的秩序等等都需要立即開始行動。可以分配任務給饑民,完成任務的每日就可來此處領一些糧食。所謂按勞分配,多勞多得,不勞不得。咱們縣衙總不能白養活一些不做事兒的閒人吧?”
李權微微一愣。
“按勞分配,多勞多得,不勞不得。”這麼先進的理念竟然從一個古代人口中說出!
這王群當真有點兒本事呢!
李權大喜:“好!就按你說的辦!”
李權也不是什麼爛好人,在不能照顧到全域性的情況下,自然只能先照顧有勞動力的,所謂物競天擇,弱者被淘汰,怨不得別人。
但是,王群又說出了自己的憂慮:“大人,災後重建非一日之功,就算朝廷要派人來救援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王某之計可行一時,卻保不了一世。縣衙中的糧食始終有限,就分的人再少,堅持不了幾日便會耗盡,之後又將如何維持?”
“先不管這麼多,就照王師爺說的做。城中屍體再不處理怕是要發生瘟疫。”
王群苦著臉:“只好先這麼做了。”
商量好對策,王群走到饑民身前,高聲說道:“方才李大人已經說了,縣衙決定開倉放糧!”
“好哇!李大人英明!李大人萬歲!”饑民們沸騰了!
王群立即一盆冷水潑下:“不要高興得太早。縣衙貨倉存糧有限,照顧不了全城百姓。今李大人代表朝廷和各位約法三章,有勞者有糧,多勞者多得,少勞者少得,無勞者無得。諸位可有異議?”
人群變得吵雜,嘰嘰喳喳的議論開。
“師爺,我家中還有七十歲的老母,她年歲已高,無法勞作,能不能?”
“是啊是啊!家兄在災難中失去雙腿亦不能勞作。”
每個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每個人的經歷都絕對值得人同情,但這些都不能成為理由。
王群沉聲道:“家中有不能勞作者,自己就一人做兩份工,三份工!餘糧再分於家人便可。”
這樣話有些殘酷,但只有這樣才對每個人都公平,才能讓每個人都沒有怨言。
每個人臉上都面帶難色。王群也不多說,在眾人目光注視下開啟了貨倉大門。
貨倉裡面漆黑一片,沒有想象中糧食滿倉的景象,卻像是一個空蕩蕩的庫房,眼拙的甚至一袋米也看不到。
“大家都看到了,貨倉裡只有這些糧食。肯定有人吃得到,有人吃不到。大家對李大人的決定還有意見麼?”
貨倉很大,裡面糧食對於一家人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