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磨死,服士可以幫自己加速,厲害點的還能使用減速。
戰鬥型牧師的出場,最重要的不是他們能夠取得怎樣的成績,而是開拓了大家的視野,擴大了大家的想象力。一時之間,各種各樣的想法如春後竹筍般冒了出來。比如說:魔劍,力量少加點,新增到智慧上去,利用回覆高的優勢,以狂擊來殺怪,而且,劍士有加速血恢復的被動技能,體力也可以少加點,配合魔力恢復。魔弓,原理同上。肉法,就是肉搏型法師,又能肉搏,又能放技能,這類法師有個蟬心可以提高魔力的恢復,比劍士多個優勢。
第八十八章 大勢
基本上,這些配點方案都是瞄準著一個目標——魔武雙修,聽起來就十分的牛比,實際效果呢?嘿嘿,不明。論壇上雖然一個個旁徵博引,說得天花亂墜,但真正動手實踐的還是極其的少數,說到底,都是紙上談兵。一個人只能建一個遊戲人物,除非你自殺掉重來,否則是沒有機會做試驗的,內測除外,但那時人數和時間都有限。所以,對於現在那些魔武雙修的玩家,我是比較佩服的。我向來都是規規矩矩的加點,不敢胡思亂想,因為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成功,要是練成廢物,我也就完蛋了,幾個月就沒什麼收入了。除非內測時讓我成功的試驗出比較另類的加點,否則,我絕對不敢冒這個險,而事實也證明,另類加點能夠出頭的機會,並不高。就像這次比較出風頭的戰鬥型牧師,也只是出了風頭而已,我並不覺得他在打怪PK方面能比我有什麼優勢。
我個人更傾向於對技能本身的研究,而這次比武的時機不對,首先,沒有二轉,技能的種類有限,用來用去就那幾種,其次,遊戲開放時間還比較短,技能本身的級別差距沒有拉開。要是再過個幾個月,大家也都二轉了,選擇多了之後,同一個職業也各自專攻不同的技能,都把技能等級練高之後再進行比較,肯定是比較有意思的。有些區別,不是單從表面的資料上能夠分辨得出來的。
論壇上除了這些口水文,最多的就是關於工會的比較了,堅挺而持久。首當其衝的莫過於豆豆的天堂聖域了,冠軍,三人進前百,不管從質量還是數量上來說,都是首屈一指的。其次就是雞翅膀的妖精家族了,亞軍,兩人進前百,再次就是土星城的霸皇,季軍,兩人進前百……基本上,工會排名等同於比武的排名。哎,這樣的排法顯然是很沒道理的,不過N多人還是討論得不亦樂乎。
而前百的工會,除了少數工會之外,都迅速的招滿了人,可是,外面還有著N多的學生想進學校啊,於是,也都把升級問題提上了日程,沒多久,按照工會等級,按照人數來分高低的標準又被拋了出來,同樣的毫無道理,但同樣的被大多數人所接受。
這個時候,榜樣的作用就顯示出來了。除了少數急功近利的工會會提成比較多的經驗之外,絕大部分升級的工會都按照了“第一工會”天堂聖域的做法,普通成員1%,頭目2%。甚至那些沒進入前百,但又想招人的工會,也都不得不跟著升級,因為外面人家都二級、三級工會了,你還是一級工會,都拿不出手啊。
於是,一段時間之後,遊戲裡的工會組織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局面。最先富起來的一批工會,不管是自己覺得升級可能有好處,還是因為要再收人不得不升級,反正都開始了成員對工會貢獻經驗的傳統,結果就是,後面想加進來的人,必然也必須遵循這個規則,對分經驗有意見?沒關係,去加那些不分經驗的工會好了,通常都是“不厲害”的工會。
這就是榜樣的力量,這就是流行的力量,這就是競爭的力量。換作比武前,你跑到廣場上吼一嗓子:歡迎大家來加我們工會啊,加我們工會要貢獻1%經驗啊。有人理你才怪了。而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名氣出來了呀,要加的人多了,剛開始的時候這個還作為了一個門檻:你同意貢獻經驗?好,優先錄取你。隨著越來越多的工會採用這個做法,逐漸就變成了流行,人們的觀念也隨之改變,這個條件也就成了一個約定俗成,不願意分經驗的就不來湊這個熱鬧了,嚷嚷著要加“厲害工會”的,全是願意貢獻經驗的,這已經成了一個最基本而又為大家所共知的要求。
於是,原先大量的志在加入厲害工會的閒人,就被這些最先富裕起來的工會給瓜分了。沒這些打算的人呢,大多數都和各自的朋友組了個小工會,也不動挪窩的打算。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絕大部分的一級工會不提經驗,卻連半數都沒收滿,反倒是那些提經驗的三級、四級工會,卻擠了個滿滿當當,外面還不少人等著被錄用。各個大的工會都制定了各自的會規,所有的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