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詹夙把桂花糕吃完,“我只是看趙琦不順眼,藉機處置他罷了。”
顧玄茵看破不說破,由著詹夙假公濟私。
趙琦在外遊手好閒,在太學欺負同學,吃喝嫖賭一樣不缺,太學生中許多人對他敢怒而不敢言,見朝廷要拿趙琦開刀,紛紛落井下石,很快就收集了各種罪證,更有人檢舉他在太學中放高利貸,更有人揭發他三年前為了一個□□,打死過人。
之前的都好說,但事關人命,這事兒可就嚴重了。趙琦立刻被壓入大牢,聽候判決。
趙琦是趙國公最寵愛的孫兒,一見他被抓了起來,立刻亂了方寸,去忠義侯府求劉文周想辦法。
劉文周稱病不見,趙國公沒辦法,又去求譚易。譚易雖說不是世家出身,但好歹也位列三公,這段時間又和詹夙不對付,說不定願意幫他。
他要求不高,只要能保趙琦一條命就夠了。
譚易素來被這些功臣世家看不起,見趙國公來求他,不由覺得揚眉吐氣,趁機替要求。
趙世恩自然什麼都答應,將趙家在江南佔的一大片耕地送給了譚易。
譚易收了好處就得辦事,他於是想了個偷樑換柱的辦法,用另一個人把趙琦換出來,可就在趙琦逃出大牢那一刻,卻被御林軍逮了個正著,帶他出逃的譚府家丁也被捉拿歸案。
詹夙一開始本是想除了趙國公府,可沒想到最後還有意外收穫。趙國公府被抄,御史大夫譚易罷官流放。平陽侯葉釗接任御史大夫一職。
這一系列事情從發生到結束不過半個月,等葉釗擔任御史大夫時,正是春末夏初十分。
許是因為天氣太熱,這件事結束後朝野上下突然安靜了下來,世家們一個個跟縮頭烏龜似的,只求不要讓朝廷注意到他們,士大夫們也都消停了,之前說陛下不知廉恥那些人這會兒都閉了嘴。
就在人人自危的時候,韓議郎悄無聲息的成了親,娶得是陛下身邊的大宮女,漸漸的,關於皇帝的傳言又在京城蔓延開來。
有說陛下可憐的,韓景淵看上個宮女都沒看上她,有說陛下心虛的,為了掩人耳目,隨意給韓景淵找門親事……
就在士大夫蠢蠢欲動,再一次把矛頭指向韓景淵時。一向不干預朝政的明德長公主卻突然上了道摺子,大意是陛下年紀不小,又不可避免的拋頭露面,難免要被人說三道四,不如早點成親,以固國本,以安民心。
長公主上完摺子,緊跟著就是御史大夫葉釗,太尉姜驍。
士大夫們反對的是皇帝和官員不清不楚的關係,可卻沒有理由反對皇帝陛下成親,不但不反對,而且還紛紛開始出謀劃策,想為陛下找一個士人出身的皇夫。
功勳世家們立刻不樂意了,若皇夫是士人出身,他們這些功臣以後哪裡還有活路,於是紛紛上奏反對立士人為皇夫,皇夫人選應在世家子弟中選擇,有幾家甚至迫不及待地毛遂自薦,讓自家適嶺的子弟進宮給顧玄茵請安。
兩方越吵越兄,僵持不下,顧玄茵也像犯了難一樣,始終沒個決斷。
兩方的爭論逐漸從皇夫人選變成了互相指責,士大夫們更是毫無保留地將功勳世家許多見不得人的事都給抖摟了出來,一個夏天,又有三四家因此被抄,世家氣勢大減。
最後還是長公主看不過去,站出來給了個建議,又要世家出身又要顧及士大夫的利益,放眼看去,朝廷裡也就只有一個人符合這個標準了。
第43章
或許是雙方就皇夫這一問題爭得太久了;或許是因為鹽鐵令的推行;詹夙如今在百姓中的威望甚高,大部分士大夫都贊同長公主的建議;上書請求顧玄茵立詹夙為皇夫。
甚至有些膽子小的功勳世家也因為前段時間的事情生出了唇亡齒寒之感;與其堅持己見,給皇家找不痛快,不如隨大流,於是也紛紛推選詹夙。
一切如顧玄茵和詹夙所預料的那樣進行著。這一次朝會上,顧玄茵終於發了話;“既然眾卿家都覺得詹相合適;那朕就聽取眾卿的意見;擇日與詹相大婚吧。”
詹夙正欲跪下謝恩,鎮國公卻突然站了出來;“且慢;臣以為此事不妥。”
鎮國公站出來後,也有那麼一兩個官員站了出來,“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妥。”
顧玄茵給葉釗使了個眼色;葉釗於是代顧玄茵問道:“詹相出身世家,又是國之重臣,有何不妥啊?”
鎮國公冷笑一聲;“不妥就不妥在詹相身為國之重臣。”他說著,看向站在前排的詹夙,“詹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