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丑會不會與公孫兄刀兵相見呢?不行,我要趕往磐河,必須制止他們!”
“來人,給我備馬!”他吩咐一聲,便整頓衣冠,要起身前往磐河。
關羽、張飛二人從外面進來,看到他打理行裝,急忙問道:“大哥,欲往何處?”
“公孫伯圭與袁本初戰於磐河,為兄打算前去制止。為兄恐顏良、文丑與他刀兵相見,傷了和氣。昔日,吾等幾人同在盧公座下求學,文丑便與公孫伯珪不和!一旦交戰,以文丑的秉性,定然會有血光之災!”劉備急切的說道。
二人見劉備急切起身,急忙說道:“大哥稍等,待我二人收拾行裝,與你同往。”
“也好!”
關張二人辭別劉備,回到自己的房間,披掛盔甲,提了兵刃,正遇到樂隱、陳登二人。
見二人行蹤匆忙,樂隱、陳登趕緊詢問,得知劉備欲往磐河,匆匆前來勸諫。
“主公好是舍大事而求小義也!”樂隱見到劉備,說道。
劉備不解的問道:“先生何故此言?”
樂隱言道:“今天下紛亂,天子不明。主公剛剛為國興兵而歸,百事待興,萬事皆待主公所定。奈何北方二諸侯相爭,主公卻舍家業不顧,而投亂地,若是有個不測,如此家業哪個繼承,漢室復興,哪個來做?”
“這?!”劉備被樂隱一言喚醒,急忙問道,“先生所言極是,備一時為小義矇蔽。然,公孫瓚、嚴綱、顏良、文丑和那袁譚皆是吾友,豈能眼看他們相戰而不顧?再言之,二人久戰,百姓疲凌,大漢天下豈不更亂?!”
陳登在一旁言道:“主公所想,不過是使他們罷戰而已。登有一計,可令雙方停戰!”
聞聽此言,劉備大喜,問道:“汝有何妙計?快快講來!”
第118章 取忠義玄德勸戰,感危機陶謙讓權
第118章取忠義玄德勸戰,感危機陶謙讓權
劉備得聞公孫瓚與袁紹戰於磐河,便欲前往做說客,被麾下謀士陳登和樂隱所阻。
陳登向劉備獻計,言道:“袁紹之所以敢於公孫瓚交戰,不過麾下有悍將顏良、文丑而已;公孫瓚亦是自持縱橫漠北罕有敵手。是故,二人方敢博弈冀州。主公可陳書於袁紹、公孫瓚二人,書中如此這般如此這般,即可令他二人停兵罷戰!”
陳登說著,伏於劉備耳畔低聲細語了一番。
聽罷,劉備不住點頭,連聲說道:“好!好!”
當即,他提筆寫下兩封書信,交給兩名親信士兵,派他們連夜送往磐河,還特別囑託二人,必須先將書信送個公孫瓚。
再說公孫瓚被文丑擊敗,迴歸營寨,重新整頓了兵馬。
次日,他將軍兵分為左右兩隊,呈兩翼之陣,往攻袁紹。
公孫瓚敢於袁紹博弈,最大的執掌,便是他部下的這支騎兵——五千餘匹戰馬組成的騎兵隊伍,軍士們多攜帶弓箭,手持長矛,善於騎射,長於奔襲,因多數為白馬,且作戰之時緊隨主將公孫瓚,所以又有“白馬義從”一說。
相傳,當年公孫瓚與胡人交鋒,初時屢敗。後來,他看到胡人騎戰厲害,更善騎射,遂著手組建騎兵,訓練騎兵騎射。後來擊敗了胡人,他盡選白馬為坐騎,大小騎兵多配白馬,胡人稱之為白馬將軍,“白馬義從”一說也是從這裡得來。
據說,當時胡人見白馬騎兵便立刻閃人。
久聞白馬義從的厲害,袁紹自然小心應付,遣顏良、文丑為先鋒,各引gongnu手千人,也分作左右兩隊。令左側顏良部射擊公孫瓚的右軍,右側文丑部射擊公孫瓚的左軍。
他又使大將鞠義引八百弓手、步卒一萬五千人,列於陣中,以待公孫瓚大軍。
他自與田豐等人引馬步軍數萬人,列陣後方,以作接應。
公孫瓚初得趙雲,不以為心腹,又見他白馬銀槍,遂使引兵屯於後方。
他遣大將嚴綱為先鋒,自領中軍,立馬於橋上,一旁豎起大紅圈金線的帥字大旗。兩軍立定,他一聲令下,擂鼓!
頓時,鼓聲震天,吶喊聲猶如雷動。
然而,鼓聲從辰時一直響到巳時,竟不見袁紹進軍。
原來,鞠義使弓手都埋伏在了步兵們的遮箭牌之下,等待著公孫瓚兵馬衝鋒。
看來,這一次,公孫瓚又要吃敗仗了。人家袁紹以有心對無心,勝在了準備之中。自以為麾下白馬義從縱橫漠北稱雄無敵,奈何人家有了破敵之策!
這白馬義從的特點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