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李自成的面前,哀求不已。看到陳圓圓那仿如梨花帶雨一般的臉頰,李自成的心中雖然煎熬難耐,可卻並沒有什麼過分的舉動,因為,李自成的的腦海中,一直浮現一個名字,吳三桂。
如果所別人的話,無論是誰,他也可以不當回事,可吳三桂不一樣,雖然現在吳三桂僅僅只是一個山海關總兵,官職並不大,可李自成卻對他非常忌憚,不為別的,就為了他手中那大明朝最能征善戰的一支軍隊,關寧鐵騎。
第一百四十章山海關的決定
北京城中大順軍沉浸於追贓的快樂中的時候,離此三百里之遠的一座堅城中,一群身披戰甲的將領們正聚在一起商量著未來。
“大人,末將認為,我們堅決不能夠歸順李賊,要知道我們世受國恩,大明朝廷跟陛下,對於我山海關眾將士,可算是高恩厚誼,如今,我等不僅不能夠為陛下報仇雪恨,反倒還要投靠李賊,如此的話,豈不是要遭受天下人的恥笑嗎?”說話的將領,一身四品武將的戰甲,看起來威風凌凌。
聽到這員將領的話,就看到坐在上手的一員四旬武將,苦笑了一生說道“孟雄,你的話我何嘗不清楚,你難道以為我就願意這麼投靠李賊嗎?陛下對我吳某人的恩典,那可是比再生父母都要厚重,我吳三桂即使身死萬次,也難報其恩德。
可當初誰能夠想到,李賊進兵如此迅速,我們原本以為李賊即使到了北京城下,面對城堅牆厚的北京城牆,他們根本無可奈何,可沒有想到,三天,偌大一個北京城,二十多萬軍馬的守護,居然連三天都撐不到。
如果僅僅如此也就罷了,可沒想到,陛下居然也沒有逃出來,讓現在,陛下一死,整個北方都已經是李賊的天下了,哪怕我們手中的關寧鐵騎戰力在雄厚,區區不到五萬人的兵力,別說打敗李賊那百萬大軍了,恐怕連他的面都見不到,就要全軍覆沒了,更何況,我等將士大部分家人,現在都在北京城。
也就是說,他們都是李賊手中的人質,只要我們有一絲的異動,他們就會被李賊給全部殺死,如此的話,別說打仗了,軍隊不當場崩潰就算好的了。”
能夠在山海關中間,當著眾將如此說話的,也只有山海關官職最大的總兵官,吳三桂了,說起來,吳三桂在明末之時,也算是一員驍將了,出身於武將世家的吳三桂,幼時即弓馬嫻熟,驍勇善戰,又得到父親吳鑲以及舅舅祖大壽等人的悉心教導,不到二十歲即考中了武舉,被世人譽為少年豪傑。
如果僅僅如此的話,也不算什麼,畢竟,有如此家事的武將子弟,並不止他一人,真正讓他名動天下的是孤身救父之舉。
當時在黃太吉領兵入寇之時,因為崇禎皇帝的昏庸政策,導致原本防守嚴密的北方地區大亂,面對這種情況,原本只是想要趁機撈一筆的黃太吉,改變作戰方案,想要直接拿下北方重鎮寧遠城。
因為吳鑲的一時失察,在帶領數百兵士出城探查敵情的時候,被早就有所準備的上萬名後金的八旗軍隊相遇。八旗軍隊一看對方就這麼點人,於是欺負吳襄他們人單勢孤,企圖迫使他們投降,於是這些八旗兵採取了圍而不攻的計策。而這個時候的祖大壽看見後金的八旗軍人多勢眾,不敢派兵出城救援!這個時候的吳襄等人,眼看只有死路一條了!吳三桂眼看父親被困,萬分焦急,於是大膽向祖大壽請戰。祖大壽不允,吳三桂便帶著二十來個家丁,偷偷的溜出城去,準備無論如何,也要把自己的父親救出來!
不知道是當時的吳三桂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還是當時的後金八旗兵實在是太過於自大,偷偷溜出城的吳三桂提刀上馬,親自居中,左右各置家將一人,其餘十八騎分作兩翼,勇敢地衝入包圍圈。八旗軍隊在突然之間見到二十餘騎明軍衝來,一時束手無策。吳三桂拈弓一箭,射中一八旗軍隊的將領,那位將官立即從馬上跌落下來!這個時候的吳三桂心裡面想,我要把他的首級割下來立功!於是從馬上彎下腰去,不料那個將官忽然跳起,用短刀一下子就刺中了吳三桂的鼻樑!此時的吳三桂,哪裡顧得上面部的鮮血呀,說時遲,那時快,手起刀落,將那個將官的首級砍了下來!接著,他與父親吳襄兵合一處,將打一家,迅速率眾突圍!
也正是這件事,讓吳三桂之名徹底響徹天下,而後,崇禎皇帝也因為吳三桂的勇武,從而多加器重,短短時間裡面,一升再升,從一屆武舉人,直接到了正五品的遊擊將軍,可見,吳三桂在當時的出類拔萃。
而後,在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等明朝大將或死或降之後,勇武的吳三桂就成了明軍中的頂樑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