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死的話,還是不要記了。”
楊致笑道:“張兄這是什麼話?可別嚇壞了他!我軍中書吏多的是,大不了再找一個代他記錄便是了。”
……再找一個代他記錄?自古都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夏軍大帥似乎不太講究規矩啊!楚軍書吏登時連臉都白了,看來軍師所言不虛,趕緊擱筆。
只聽楊致嘖嘖讚道:“我們一別數年。張兄雖然聲名鵲起,卻是風采依舊。當真是好膽色!”
張博虎淡淡笑道:“多謝楊兄謬讚。楊兄主持大夏與突厥議和之時的軼事,我亦有所耳聞。恕我直言。連堂堂的突厥國師都說殺就殺了,楊兄在這一節上的聲譽,確實不是太好。我方書吏不過是盡忠職事,何苦讓他枉送性命?”
“至於我的個人安慰你,我自信性命無憂。此一時彼一時,今日除我之外,此番大楚並未另遣他人代替。若是楊兄悍然將我斬殺,無異於宣告兩國和談破裂,大楚只得徹底放棄幻想,傾力死戰。這樣的結果,我相信夏帝與楊兄都不願意看到。當年我曾不止一次的領教過楊兄的勇悍身手,你若有心殺我,無論在何處和談都能殺。怕亦無用,我又何必害怕?”
楊致嘿嘿一笑:“張兄果然還是那個張兄。既是如此看重一介書吏的性命,為何苦心孤詣的去軍中任職?為何又不惜煽動文煥章主動挑釁大夏,踏著雙方數萬將士的累累白骨而搏名上位?”
張博虎默然片刻,神色複雜的道:“楊兄因機緣際會而得夏帝賞識重用,我如今這般殘疾之軀,亦是拜你當年所賜,能得苟活至今,已是萬幸。不知你是否想過,我是何等感受?又能為之奈何?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不求名垂青史,縱是遺臭萬年,又有何妨?”
“隨州本是大楚轄下之故地,再往上追溯到襄陽亦然!大楚揮軍北伐收復故土,有何錯處?何來挑釁一說?楊兄如今身擔統帥之任,我亦能學有所用,堪稱各得其所!我們今日就此妄作無謂的爭論,楊兄以為有意思麼?”
楊致幽幽嘆道:“憑張兄之才智,可稱當世人傑!何以偏激至此?當年你我攜手共進,勢必互利雙贏,大可一展抱負,遂就平生之志。我知你心高氣傲,不願依附於我。但你捫心自問,如今無論是文煥章還是譚重元,說是依附都稍嫌牽強吧?何苦?何必?”
“我能得楊兄當世人傑的讚譽,也算無憾了!”張博虎冷冷道:“有道是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往事已矣!我不想多說。今日我們還是且議當下吧!”
楊致也就是驟生感概,聽張博虎這麼一說,爽利的應道:“好啊!那****已將大夏開出的條件,託秦三公子轉告貴國。張兄既是奉命出使洽談,不知有何高見?”
張博虎不置可否的反問道:“楊兄就不想聽一聽,我大楚有何條件麼?”
“張兄儘可明言,我洗耳恭聽。”
張博虎面無表情的道:“大楚的條件是,一是自開啟和談之日起,正式宣告天下,兩國罷戰言和。二是夏軍全線後撤,退至上年八月之前的兩國實際控制線以內。三是大楚願意支付大夏軍費六百萬兩,作為補償。”
話音剛落,便取出早已準備好的一紙信箋,命軍士遞交給楊致:“這是大楚的議和條件文書,敬請楊兄一閱。”
“張兄,你莫不是今日起得太早了吧?”楊致對張博虎聲言的議和條件嗤之以鼻,呵呵笑著接過所謂的議和條件文書,展紙一看,笑容頓時凍住:“張兄,你……你這是何意?”(未完待續。)
'邪雲曲 第393章 故友之和談(下)
張博虎代表南楚提出的議和條件,簡直就是個笑話。
然而,張博虎或許是個性情偏執的瘋子,但絕對不傻。他有他的無奈,他有他的難處。
夏帝明旨詔令楊致全權主持和議,兩國罷戰議和之事早已天下皆知。張博虎此番又鄭重其事的單獨列為一項條款提出來,並非多此一舉。這樣一來,夏楚兩國就擺在了地位對等的位置,事關國家體面,多少為南楚挽回了一點面子。
第二條提出讓夏軍全線後撤,退至上年八月之前的兩國實際控制線以內,那便意味著隨州、荊州、安慶、撫州等地都要退給南楚。雖說吃進嘴裡、吞落下肚的肉斷無吐出之理,但站在南楚的立場上來說,也不是全然沒有道理。
一味的做夢娶媳婦、儘想好事,當然不太現實。所以南楚才提出第三條,願意支付大夏軍費六百萬兩作為補償。
正如楊致所言,兩國和談就好比做生意,我可以漫天要價,你可以就地還錢。常人交惡談判,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