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眼就是日暮,期間徐嬤嬤央求周伯上來看過一次,見楚晴正讀得入神便未打擾。
三人回到倚水閣,問秋笑著迎上來,“下午二姑娘讓喜鵲來送了一匣子點心擱在東次間炕桌上,剛才翡翠也來過,說鋪子已經收拾好了,掌櫃跟白案也尋了妥當人,盛珣問姑娘何時有空見見。”
自打楚晚病癒,已打發人來送了三次東西,兩次是點心,一次是燻了梅花香的紙箋,可見了面仍舊是愛答不理的。
徐嬤嬤覺得好笑,告訴楚晴,“二姑娘這是傲嬌呢,得給她架個梯子才能下來。”
楚晴尋思會兒,將先前從文氏那裡要回來的梅瓶包好,讓問秋送過去了。楚晚倒也有意思,回了一匹上好的明霞緞。
楚晴心裡明白,這是楚晚變相地跟自個道歉呢,至此兩人之前的過節基本算是一筆勾銷了。
至於鋪子那邊,楚晴上次出門著實受了驚嚇,心裡留了陰影,可又不能不去,便央了明氏與自己一道。
明氏只以為她是初次見掌櫃怕露怯,正好這兩天把楚昊的屋子也收拾好了,便笑道:“我陪你去可以,但怎麼談是你的事兒,我是不過問的。”
楚晴連聲答應。
盛珣還是有些本事的,這陣子已完全把鋪子按照楚晴吩咐的樣子佈置好了。正進門右側呈丁字形擺著兩個架子,架子上一格格放著竹編的籃子。籃子底下襯了細綿紙,上面也是竹編的蓋子。這樣點心既透氣又不致於落了灰。另外每隻竹籃前面還擺著木托盤,留待以後放樣品,一隻成品,另一隻則切成小塊供人品嚐。
右側則擺了六張四仙桌,桌椅都是松木的,刷了清漆。松木不貴重,但顯得乾淨,細聞起來有股淡淡的松香。路過的行人累了或者下雨天下雪天可以略作歇息,並且有淡茶提供。
四仙桌後頭隔著兩扇松木屏風,另外擺了兩張桌子,卻是為女客單設的。
明氏見了連聲誇好,“生意人雖重利,但也必須講情講義,你這樣為行人考慮,行人坐得久了難免會覺得不好意思就買幾隻點心嚐嚐,沒準兒就成了主顧。”
楚晴含笑應“是”。
店面後頭則是廚房,廚房旁邊另隔出一個小空間來,裡面放了張簡單的木床,木床上架了隔板,可以放幾隻箱籠。
楚晴陪著明氏裡裡外外看過鋪子,盛珣帶了人進來。
掌櫃姓朱,單字一個“信”字,約莫四十五六歲,國字臉,寬下巴,長得一副忠厚相。白案叫楊樹,差不多二十七八歲,是京都本地人,家離得不遠,只隔了兩條街。
這邊楊樹自去廚房顯示手藝,那邊楚晴問起朱信對於店鋪的經營有什麼好點子。
朱信不緊不慢地說:“我以前在糧米店當掌櫃,鋪子能紅火能長久地開下去,不外乎兩點,一是貨好,二是人勤快。貨好指的是,新米就是新米,裡面半粒陳米都不能摻和,同樣粳米里面絕對也不兌江米,江南的米也不能說成遼東的米。人勤快不但是指客人上門要嘴勤快,熱情地招呼,而且手腳都得勤快,遇到不方便的老人或者婦孺,離得近送貨上門,離得遠就幫忙叫輛驢車。再就是腦子勤快,街坊鄰居家多少時間買一次米都記得差不多,約莫著到時候了就上門問一聲。”
楚晴點點頭,笑道:“聽掌櫃這麼一說,這店交到您手裡,我絕對放心。不過除了這兩點之外,我還想再加兩個字,活和笑。打個比方說,有人來賣綠豆糕,店裡剛好賣完了,難道就讓客人空手走了,咱可以說服他買紅豆糕或者核仁糕,再不行約定個時間做好了讓他回頭來取。再有,平常點心都是論斤賣,要是遇到有人手頭不方便,或者因為孩子哭鬧不得已買上一塊兩塊,咱們也得賣,而且得高高興興地賣。”
朱信聽罷,贊同道:“東家說的有道理。”
楚晴又道:“咱們定下臘月初二掛牌子開業,頭兩天的點心別做太多,不管剩下沒剩下,到了過晌兒就打烊,讓人以為咱鋪子裡生意好,賣得快。有買得多的客人,買兩斤杏仁酥可以繞上一塊豌豆黃……年前十幾天咱不求盈利,先把名號打出去。回頭正月走親戚串門興許在店裡買點心得多。”
明氏在旁邊默默地聽著,眸中笑意越來越濃,沒想到楚晴還真是個做生意的料子。要是以後嫁到明家,兄嫂就不用擔心懷遠了。明懷遠好生地當他的官,後宅的事情楚晴完全可以處理得妥妥當當。
一時楚晴跟掌櫃談完,商議定了開業時候的細節,便起身回府。
途中經過八珍樓,明氏讓車伕停了車,吩咐石榴去買一斤滷豬心,半斤醬鴨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