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起來的權貴都扎堆兒往仁壽坊鑽。莊家發達也不過這二十年的工夫,能在這裡置辦一處宅院已經極不容易,聽說沒少動老本,如今省著點兒也是應該。”
那家鋪子點心口味好,楚曉買來孝敬老夫人並無可厚非,只不過別往臉上貼金,十文一斤的點心非得說成花了二兩銀子,也別踩著楚晴來抬高自己。
每次楚曉端著點心盒子讓楚晴嘗的時候都會居高臨下施捨般道:“五妹妹,一隻點心將近百文錢,也就咱這樣簪纓之家才能吃得上。”
文氏在旁邊嘆,“這麼貴的點心非得次次買,要買就單給老夫人買一盒也成,還次次記掛著這幾個妹妹,真不會過日子。”
楚曉越發矜持,“我倒是想哪天換別家鋪子試試,是夫君說祖母吃慣了這口……”
文氏笑得滿臉開花,“女婿也是一片孝心,虧得親家素來大方,換了別人嘴上不說心裡難免也會嘀咕。”
母女倆一唱一和,既顯擺楚曉孝順,又顯擺莊家富有。
想到此,楚晴笑著問:“伯孃,要不回去時候咱們買上十斤點心?好容易出來趟,總得給祖母表表孝心。”
張口就是十斤。
明氏豈不知楚晴的用意,笑道:“你不怕大姑娘記恨你就成。”
楚曉是家中長孫女,嫁得又好,很得老夫人歡心。
楚晴眸光閃了閃,“想必十文一斤的點心也入不了祖母的眼,那我就少買點自個兒嚐嚐,給哥哥姐姐們也帶點兒。”
明氏但笑不語。
又行了約莫兩刻鐘,車速漸漸緩下來。
明氏瞧一眼窗外,道:“這是東街,滿京都最繁華的地段,沿街兩邊近百家鋪子,就沒有不賺錢的。”
“這就是徐嬤嬤說的黃金地段吧?”楚晴嘆道。
“黃金地段?”明氏重複遍,“倒是貼切。這兒人流量大,什麼都賣得動,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正說著,車伕“籲”一聲停了馬車。石榴利落地取過帷帽給楚晴戴上。
問秋搬了車凳過來,石榴先扶著明氏下車,接著楚晴扶住問秋的手也下了車。
面前是座兩層樓的店面,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