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帶好頭。
這麼說吧,不管是加米涅夫還是季諾維也夫都擔心李曉峰去中國是摘他們的桃子,是跟他們搶中國革命的領導權。他們強烈的要求,北趙南楊的抗日隊伍必須是在共產國際的領導下開展工作,也就是說李曉峰只要提供武器和物資支援就行了。
講心裡話,這讓李曉峰很是不高興,難道共產國際就是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自己家的,其他人連提出建議的資格和權力都沒有了。說實話,當時他真心不想鳥那兩個貨,既然你們共產國際如此牛逼,那麼你們就自己去解決所有的問題好了,幹嘛還要求他出手?
也就是本著抗日為先的大前提,李曉峰才強忍著火氣不跟那兩個貨計較,將一部分武器彈藥支援給了北趙南楊,但是這絕不想霧風耶維奇說的,跟這兩位碰面是準備將抗戰的所有希望都寄託在他們身上,更不是要挖共產國際的牆角。
“在這個問題保持冷靜,讓共產國際去弄吧。”李曉峰無奈地嘆了口氣,岔開了話題:“輪船還有多久才起航?”
沒錯,李曉峰此刻正坐在海參崴開往美國的客輪上,李曉峰覺得此時他必須要往美國走一趟了……(未完待續。)
25美國
李曉峰為什麼會忽然前往美國呢?原因只有一個,引進技術,尤其是要引進海軍方面迫切需要的技術。比如說輪機、比如說火炮、比如說火控。
當然,李曉峰最重要的也是在嘗試一種可能,能不能引進一批布魯克林級輕巡洋艦。按照之前李曉峰跟斯大林達成的協議,33型驅逐艦和35型巡洋艦工程必須要上馬了,如果想在34或者35年就開始建造工作,此時已經必須要引進技術了。尤其是那個35型巡洋艦工程,斯大林是相當的重視,一而再的催促,讓某仙人煩不勝煩。
巧合得很,在1933年,美國人正好完成了布魯克林級輕巡洋艦的設計工作,並且元老院已經撥款準備開始建造。如果能全套引進布魯克林級的技術,對於蘇聯而言,不管是重巡還是輕巡都有著落了(布魯克林的重訓版就是威奇塔)。
不光是巡洋艦有了著落,連帶著驅逐艦的問題也能一起解決,對當時的蘇聯而言,鍋爐依然是老式的,而美國人已經搞定了帶節油器的進氣直噴技術,艦體上大量的應用了電焊,至於火力控制系統更是甩蘇聯幾條街。
比如著名的MK1238倍口徑高平兩用炮,極其附屬的MK37火控系統(該系統1936年開發,1939年列裝),可以發現並跟蹤速度在740千米每小時以內的空中目標,並引導火炮進行射擊。而當年蘇聯從義大利引進的中央射擊計算儀也不能有效的發現敵機,更別提跟蹤和射擊了。
當年,1933年不管是MK12火炮還是很牛逼的MK37火控都沒有發明出來。其中MK12要1934年才搞定,這個問題不大,但是MK37火控系統就有點懸,不過李曉峰相信如果用真金白銀開路,備受經濟危機折磨的美國公司應該很樂意為蘇聯開發一款類似於MK37的火控系統。並且在這個方面諾基亞公司也不是一事無成,至少磁控管諾基亞公司就基本搞定了,領先了世界差不多5年左右,現在諾基亞公司差的是整合和具體的工藝生產問題,不然刊用的海基雷達早就搞定了。
美國人在雷達的基礎理論和技術領域,實際上在這個年月並不是世界一流的,和美國的國際政策一樣,美國企業在這個方面的投入並不大。直到二戰爆發,由英國表兄進行了技術輸血之後,才藉助發達的基礎技術儲備和工業能力一躍而起。
而現在,諾基亞不缺尖端技術,但是缺少能將這些技術大規模應用的工業基礎,這時候跟美國人合作也算是各取所需了。
至少李曉峰有信心在兩到三年內拿出不比MK4雷達差的火控雷達,甚至因為有了磁控管,效能還會優於原版的MK4雷達。
不過想要說服美國人,難點也不少,因為兩國政府的關係真心不是那麼好,做不成英美那種好基友,如果不拿出足夠的打動美國人的條件,技術引進很可能會擱淺。
實際上歷史上美國向蘇聯輸出高階技術,是在1939年蘇聯和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之後,有感於歐洲大陸戰事將起,處於外交平衡的目的,才同意向蘇聯輸出相關技術。這個年月,在孤立主義佔主流的美國,恐怕是很難向蘇聯這樣的異類國家出售尖端技術的。而這也就要看李曉峰的手腕了。
也可能有同志會奇怪,為什麼引進技術的事兒是李曉峰去談,他一個間諜頭子憑嘛插手這個事兒呢?原因很簡單,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