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軟硬兼施,一面收買和拉攏同盟軍所部,一面威逼馮玉祥走人。到了八月份,一度兵力逼進九萬大關的抗日同盟軍僅僅剩下一萬五千人。而且馮玉祥也在極大的政治壓力下被迫返回山東泰山修養。
很顯然,在7月份,抗日同盟軍已經進入了歷史的拐點,如果李曉峰不加以干涉,這支部隊很快就會瓦解。
而按照李曉峰的計劃,以吉鴻昌和方振武為主的抗日同盟軍應該從多倫北上,向察哈爾北部進發,在察哈爾省北部地區建立一塊根據地。而北面的馬占山則從北向南進軍,出滿洲里,在興安省西南部地區建立抗日根據地。最好是讓兩塊根據地連成一片,背靠蘇聯和當時的外蒙古長期地跟日本關東軍相持下去。
不過現在,隨著形勢一片“大好”,同盟軍內部開始出現不一樣的論調,一部分人認為繼續北上似乎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察哈爾省的中部是兩片沙漠,多倫往北幾乎是不毛之地,在這一片地區發展抗日武裝似乎沒有什麼搞頭。更正確的做法是南下,奪取北平,在北平地區建立抗日根據地。
這個想法有道理嗎?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察哈爾北部確實太荒涼了,跟人口和經濟條件更好的北平地區相比,根本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北上的困難確實比較大。
可問題是,南下問題就少嗎?南邊的那一群軍閥,不管是張少帥的東北軍、閻錫山的晉軍還是老蔣的中央軍哪一個是好相與的,怎麼可能平白的將北平這種大城市讓給你?
以當時抗日同盟軍的實力,實話實說不足以跟這些勢力硬碰硬。並且此時在老蔣的要求下,這幾家對抗日同盟軍已經是磨刀霍霍,不南下都要收拾你,南下恐怕是直接衝進了他們包圍圈。所以南下恐怕是看上去很美,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巨坑。
實際上吉鴻昌也不太想南下,按照他本來的想法,是應該西進去商都的,去商都跟高樹勳所部匯合,在綏遠北部地區建立一個根據地然後接收蘇聯武裝長期抗戰。
問題是,吉鴻昌的想法一開始就破產了,向西挺進了一段之後,遭到了閻錫山所部的圍攻,無奈之下只能被迫東去跟方振武匯合。而方振武這邊日子也不好過,隨著《中日塘沽停戰協定》的簽字,事實上長城以北就變成了日本人的地盤,日軍也在不斷襲擊和警告方振武,命令他立刻離開。
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吉鴻昌還是方振武都有點豁出去的意思了,準備像歷史上一樣,將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改編為“抗日討賊”軍,準備先南下“討賊”,可見當時吉鴻昌和方振武是多麼的憤慨。
好在這一個時空有了某仙人的加入,情況就不完全一樣了,在他大力支援下,馮玉祥並沒有退縮,依然堅定的留在了張家口主持大局。有他這個大佬在,他那些蛇鼠兩端的西北軍舊部哪怕再有小心思也必須收斂一點。
有馮玉祥坐鎮,抗日同盟軍內部那些蛇鼠兩端的勢力自然不可能像歷史上一樣猖獗,而且隨著他竭力堅持北上,南下的方案就被擱置了。
不過這也並不意味著局勢就完全好轉了,北上之後究竟是個什麼情況,誰也無法保證。畢竟北上首先要碰的就是日本人,能不能穿越沙漠和日本人的阻擋前往同馬占山所部匯合,這是一個大問題。
馮玉祥所部問題不少,馬占山那邊倒還算順利,雖然他的人馬比抗日同盟軍少,而且成分也很雜,但是他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背靠大樹好乘涼。擁有蘇聯直接支援他的,帶著所部很快就擊敗了偽滿洲國軍隊,收復了滿洲里,整頓兵馬之後開始向海拉爾方向挺進,按照之前的計劃,奪取海拉爾之後,他的部隊將馬上南下,在察哈爾、熱河、遼北、興安四省交界處建立抗日根據地。
“你認為馬占山能攻下海拉爾嗎?”
對於布柳赫爾的這個問題,李曉峰也沒有底,原因很簡單,海拉爾畢竟是興安省的省會,在荒涼的東北,這裡算是大城市了。而馬占山的部隊奪取滿洲里一路擴張之後也不到一萬人,奪取海拉爾確實顯得費勁。實際上李曉峰之前根本就沒有拿下海拉爾的意思,像這樣的大城市一定會引起關東軍的高度重視,不可能允許其落在馬占山手裡。一旦馬占山奪取了海拉爾,接下來肯定是重兵圍剿。
講心裡話,這麼搞很危險。不過馬占山卻堅持要這麼做,原因非常簡單,首先大城市比較能吸引眼球,人往高處走,馬占山肯定不願意帶著人馬窩在山溝裡抗日。佔領一座大城市,在他看來心裡才有底;其次,作為投敵反正的將領,馬占山很愛惜羽毛,他迫切的想要洗刷之前投敵的政治汙點,而收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