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隊迫切需要一種大口徑,能對低空飛機產生足夠威脅的高射機槍!”李曉峰很嚴肅地對費德洛夫和捷格加廖夫講到。
在某仙人看來,就這個問題嚮導師大人求助是沒有意義的,對俄國來說,能將沙皇時代的武器規規矩矩的生產出來就不容易了。根本就沒有創新的可能,也只有北方工業公司暫時能滿足這個需求。有了生產PK機槍的經驗,它們將更容易製造新式大口徑機槍。
“這不太可能!”費德洛夫第一個就打碎了某人的美夢,他毫不客氣地說道:“我們的設計團隊正在進行自動步槍的最後攻關,沒有多餘的能力關注另一種新武器,而且就算能設計出這種新式大口徑機槍,北方工業也沒有能力生產,解決PK機槍的生產問題,就已經足夠頭疼了!”
捷格加廖夫和西蒙諾夫也道:“是的,以我們當前的能力完全不足以再設計性武器了,就算設計好了,也無法投入生產。之前您要求的反器材步槍已經到了最關鍵的階段,我們已經無法再兼顧其他了。”
李曉峰無語了,不打仗不知道,一開戰真心是什麼都缺。要打飛機、要打坦克還要打碉堡,對於缺乏火炮的志願軍來講,真心是什麼都缺。
就比如這個反器材步槍,之前李曉峰覺得紅鷹團的火力已經很兇悍了,但是上了戰場才知道,還是有短板的。對付軟目標,紅鷹團現有的火力確實很強悍了。但是對於硬目標,尤其是有裝甲防護的目標,紅鷹團現有的火力有些難以為繼。
對付芬蘭白軍那艘巡邏炮艦的時候,這個缺陷就充分暴露出來了,缺乏反裝甲能力是紅鷹團當前最大的短板。而很快,隨著白軍開始大規模裝備坦克和裝甲車,不補不上這個短板,恐怕會付出慘重的傷亡代價。
回來之後,某仙人立刻就找到了捷格加廖夫,讓這位未來的大師趕緊設計一種反裝甲的武器,反坦克槍就挺好,具體的要求是在100米內擊穿至少25毫米厚的裝甲鋼。具體的形制類似於二十多年後的捷格加廖夫反坦克步槍就可以了。
本來這廝還以為有大師在,搞一個簡單的反坦克槍不過是小菜一碟,後來他才發現想得太簡單了。設計一款武器哪有那麼輕鬆,捷格加廖夫前前後後折騰了大半個月,圖紙畫了一堆堆,但就沒有一個滿意的。後來還是他實在忍不住了,幫著複製了一下PTRD41的結構,才推進了研製步伐。
現在出現在繪圖板上的PTRD18跟PTRD41有了不小的差別,雖然依然是單發射擊,但是帶有一個可拆卸彈夾,彈容量五發。裝填機構類似於莫辛納幹,打一槍之後旋轉後拉槍機,然後上膛再次擊發。
雖然跟半自動的西蒙諾夫反坦克步槍相比射速慢不少,但這個年月也夠用。現在唯一需要解決的就是槍機的強度問題,畢竟莫辛納乾的結構適合發射7。62×54彈,對於威力接近20毫米“炮”的14。5×114mm彈來說,有點水土不服。
不過李曉峰相信以捷格加廖夫的能力,應該能解決這個問題。現在他只想說服幾位大師趕緊設計一種大口徑高射機槍。不過這一回任由他說得天花亂墜,大師們也不上當,誰讓他們手頭上的活計就夠大躍進一回的,再上新任務非得腦淤血不可。
最後這貨只能無奈的放棄了讓幾位大師重新設計新武器的想法,雖然他覺得山寨和盜版太掉節操,但這個節骨眼上,掉也就掉吧!
某仙人問道:“那有了完善的設計,能不能想辦法投入生產呢?”
費德洛夫嘆了口氣,他也看出來了,某人今天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了,翻看手裡的工作冊思考了良久,他終於回答道:“如果確實有完善的設計,我可以想辦法擠出一點生產能力……”
他還沒說完,某仙人就興奮了,轉身跑出了會議室,沒多久之後,這貨就帶著一摞圖紙回來了。
“這是我在業餘時間設計的一種新式高射機槍,你們看看行不行!”某仙人沒羞沒臊地說道。
其實他所謂的新設計根本就是山寨DShK,而且是當著設計師捷格加廖夫的面盜版,真心是有夠無恥的。
作為蘇聯第一種大口徑重機槍,DShK是捷格加廖夫在DP機槍的基礎上放大而來的。1931年被紅軍採用,最開始命名為DK機槍,也就是捷格加廖夫大口徑機槍的意思。不過原版的DK機槍使用鼓形彈夾供彈,每個彈鼓只能裝三十發槍彈,而且彈鼓又大又重,戰鬥射速是相當悲劇。
這種蛋疼的情況一直持續到1938年,另一位著名的蘇聯輕武器設計師斯帕金設計了一種鼓形彈鏈供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