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發現自己的結論是站得住腳的,蘇聯如果繼續按照這種模式運轉下去,結果就是死路一條。
然後布哈林就抑鬱了,作為十月革命的元老,雖然在後來的佈列斯特問題上他同列寧有巨大的爭議,而在後來的經濟建設上他同老朋友托洛茨基也有巨大的矛盾,但是這始終改變不了布哈林對於自己一手參與締造的國家的熱愛。從發現問題開始,他就開始狂熱的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為此他不知道犧牲了多少腦細胞,以至於早早的就謝頂了。
透過大量的研究,布哈林認為究竟高度集中計劃經濟唯一的辦法就是引入調節機制,不能完全依靠計劃,因為計劃總是不那麼完美無法有效的應付意外的。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的調節還是有重大意義的。
當然,布哈林當年剛剛得出這個結論的時候,自己也嚇了一跳。因為這是典型的資本主義言論,社會主義可是理想大同社會,搞資本主義這一套不是違背了革命的初衷麼?
布哈林為了這個問題糾結了好幾年,直到他重新回到中央重新當選為政。治局常委時,他都在心裡默默的思考著這個問題。不過他並不敢吐露出來,因為這還是太驚世駭俗了一點。布哈林是默默地等待著時機,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自己的研究結論公之於眾。
布哈林並沒有想到這一天會來得這麼早也這麼突然,波茲南事件之後,李曉峰就斷然宣佈在波蘭搞新經濟政策。而這個所謂的新經濟政策其實在布哈林看來也就是恢復市場的調節作用,也就是在這一點上他同某人是完全一致的。
請注意,發現這個節骨的時候,布哈林是有驚訝有振奮,因為這意味著並不止有他